(原标题:郑州市民设衣物爱心捐助点 供有需要的人免费领取)
天冷了,不少市民在爱心捐助点免费领取衣物
10月31日上午,寒风,微晴。在郑州市航海路与工人路交叉口一家店铺门口,几根简易晾衣架上悬挂着上百件棉衣,3小时不到,这些衣服就被领走了。这一幕被市民看到后发到朋友圈里,许多人纷纷点赞留言。
上百件衣服供市民免费领取
每天上午8点30分,店铺老板邵女士准时打开店门,把昨夜整理好的衣服取出来放在店门口,供需要的人自行领取。说起这些衣服,邵女士如数家珍,款式、颜色、质地、尺寸,她无一不记在心中。
据邵女士讲述,这些棉衣都是附近的热心居民捐助的,大都七八成新,干净整洁,有棉衣、羽绒服、毛衣、棉裤等。现在天气冷了,她担心来领取的人不好意思,就在门口摆放几根晾衣架,按照薄厚程度分类,悬挂到晾衣架上。“谁若是需要,自行拿走就行了。”邵女士说。
让邵女士心急的是,10月31日一大早,刚刚悬挂的100多件衣物,3小时不到就被领走。看到来领取的多是附近的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和农民工,想着日渐寒冷的天气,邵女士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进行衣物捐助,大家一起来帮助需要的人们。
最小的爱心志愿者才十岁
河南商报记者在邵女士的店铺门口看到,不时有市民来这里捐助衣服。
张女士当天上午带来了两袋衣服。她告诉记者,这次送来的都是自家孩子的衣服,有20多件,大多只穿了一季,都还新着。她还专门用消毒液对衣服进行了消毒、晾晒。
现在,邵女士的店铺成为众所周知的“暖心地标”,提起这个爱心捐助点,周边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桐柏路办事处巡防队员陈亮就是这家爱心捐助点的“粉丝”,每当他看到衣着单薄的孤寡老人、农民工等,都会热心地和他们聊几句,委婉地“讲述”爱心捐助点的故事。陈亮说:“捐助是一种爱心,领取者也有尊严。”
十岁的孙世宇是一名小学生,他经常和父亲来这个爱心捐助点帮忙。他说,在今年9月份,他和父亲一起到登封市一个乡镇学校做贫困助学公益活动,当他们来到一户人家,小世宇的心被震撼了:破旧的木门,陈旧的家具,以及这户人家学生的满墙奖状。从那以后,小世宇就成了一位爱心志愿者。
希望越来越多市民进行捐赠
2016年3月初,邵女士设立这个爱心捐助点的时候,曾受到一些居民的质疑和不理解。有位50多岁的老大爷曾到店门口质问:“你天天靠这些衣服赚多少钱?”还有的居民问:“这些衣服真的都捐助了?没有转手卖出去?”
开始时,邵女士还耐心解释,后来她觉得“只要做了,大家都能看得到”。为此,邵女士把衣服整理好,悬挂到店门口,供人自行选取,没想到捐助衣服的居民越来越多,来这里领取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从今年夏天就开始来这里领衣服,邵女士这次特意给他留了几件棉衣。
爱心捐助点的另一位志愿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个爱心捐助点隶属于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成员有教师、学生、商户等,大家通过这样的爱心捐助活动,让市民的爱心有地方表达,也让需要的人感受到温暖。
(线索提供:孙先生;稿酬:50元;报料电话:0371-86088666)
(原标题:郑州市民设衣物爱心捐助点 供有需要的人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