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瓦屋乡在河南平顶山的西边,这里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山路崎岖,车行驶在路上如同扭扭车,兜兜转转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水滴沟村。村里小学的李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个50多岁的男人黝黑的脸庞里雕刻着岁月的痕迹,他把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小村庄,把大山子的孩子一个个送出去,而自己却坚守在这里一辈子教书育人。三年前“爱心之家”志愿助学公益行拿出第一笔捐款给这个村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后,政府也开始重视这个乡村小学,给他们新盖了一个二层楼,让孩子不再在危房里上学,李校长对“爱心之家”满怀感恩。在这场爱心捐助公益行中,他一直和“爱心之家”助学协会的工作人员接洽,一家一家陪同调查当地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让善款得到有效及时的捐助。
走过一段泥泞不堪、淌着积水的山路,“爱心之家”公益机构和媒体记者一起来到了这座破落不堪的土房前,屋顶上的砖瓦已经碎裂,土墙已经被大雨冲刷地坑坑洼洼,斑驳的木门破落地经不起推敲。
走进屋里,东西凌乱堆放,仿佛许久没有人烟,房间里的衣服和床板都被挪走了,长期漏雨,满地的坑洼,已经不能入住。房子的男主人搬到山上新盖的房子里,因为得了肝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世,曾经身体好的时候把辛苦大半辈子挣来的钱盖的新房也只盖了一半,现如今为了避雨提前匆匆入住,(疾病的痛苦已经不允许再住在这穿墙雨的房子里,甚至连棺材都提前买好放在暗沉的屋子里)。
新房子除了刷白漆的墙,和墙上贴着的那大片大片的奖状,甚至连大门和房间门都没有安装,砖头外露,简陋的不忍直视。
他的大儿子在郑州上大学,想在父亲弥留之际尽孝道,所以请假回家照顾老人。他远远的看见我们走过来,镜片上还闪着做饭时的忙乱,但是一说到他父亲的身体,他的眼泪就狂流不止,欲说还休。大学这几年,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尝试给家里减压。为了给父亲治病,到处跟同学们借钱,但是这一切都斗不过现实。母亲长期下地干活和照顾父亲的疲累,导致营养不良,瘦骨如柴。这个女人无助脆弱,除了要供养上大学的儿子,还要照顾上初中的女儿和10岁的小儿子。为了让他们能正常上学,连学费也四处筹借了好几年,满面愁容。“爱心之家”的郑会长和副会长邢品玲拿出善款放到她手里,她语无伦次地连说谢谢,也许唯有这个谢谢,才可以让她心理舒畅些。我们一行人匆匆话别就下山离去,因为喉咙哽咽,眼泪直打转,不想让它掉下。
离开那个贫困的家庭,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直到李校长给我们带到瓦屋乡马老庄中学,看到那些年轻,热情洋溢的孩子们,我们才感到一丝丝欣慰。邢品玲刚下车,就有两个孩子朝她飞奔而来,她们亲切的叫她:玲阿姨。
这是两个定点帮扶的孩子,个子小小的诓子味现在上初二,3年前父亲去世了,妈妈也得了很严重的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跑回了娘家。只有大伯接手抚养他和姐姐,大伯收入很低,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3000元。为了生计,姐姐念完初中就去了外地打工,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团聚。我问子味:你恨妈妈吗?没有陪在你身边。他眼眶红红的回道:我不恨妈妈,她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顾,等我长大了有能力就把她接回来,照顾她。当“爱心之家”的善款放在他的手上,他泪流满面。陪在旁边的三个年轻的老师感激的看着我们,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的老师雷鸿明已经在这里教书5年,他放弃毕业留校的待遇,报考河南特岗教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任教,决定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自己的故乡。站在旁边的刘亚歌也是如此,去年刚郑州工业大学毕业,就回家任教,她告诉我们:只有从大山子走出去变得强大,再回家乡做教育传承,才可以让家乡更繁荣,哪怕一个月就1500块工资,但是心里的敞亮是真实的。
我们走访的最后一户家庭是一位尿毒症病患者家庭,院子里6岁的孩子天真清澈的眼睛看着我们,他的爸爸得了尿毒症,在县医院无法医治,又转去省医院等待换肾配对。也许在孩子的眼里,无法了解家里的顶梁柱得了重病会面临什么。但是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满目沧夷,在他们眼里,天都要塌下来了。爷爷已经脑梗偏瘫在家3年多,儿媳妇必须时刻照顾她的丈夫,陪他看病治疗。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在奶奶的身上,她不但要下地干农活,还要出去挣钱,挣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90元,但一年下来这样的机会不多,整年能挣1500元就不错了,而她的儿子在医院的开销最高的时候是一月15000,如果能找到配对的肾源,那手术费用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文数字。她麻木的眼神里透着满满的绝望,当接过“爱心之家”的善款时,她不知所措的嚎啕大哭。
一天的行程匆忙而漫长,这次身心煎熬的爱心之旅让我们沉默以对,在我们难受、哽咽或者压抑的时候,我们深刻明了这个世界正在经受苦难的人很多,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自己的不幸。邢品玲曾经告诉我,在这些穷苦家庭面前,她哭得像个孩子,现在我也终于明了体会这种感觉。3年前,“爱心之家”纯民间自发组织,由范军英、邢品玲和郑建华等几人在微信群发起扩散,再联合几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陪同调查走访,给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500-1500不等的现金捐助,并形成定点定时定期的多次长期的捐钱捐物。作为“爱心之家”志愿助学协会的副会长,她工作繁忙,却每年都要抽空走访很多这样的贫困家庭,这三年来,她捐了100多万给这些孩子们,却从来不言自己在外面的辛苦和疲累。
截至目前,爱心之家志愿助学协会组织各种实地调查和帮扶活动200多次,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患者、留守儿童200余人;帮扶贫困中、小学生682人,大学生86人;累计捐助现金和物资300余万元,这所有的善款都来自“爱心之家”公益机构从社会各界征集的爱心人士捐助的会费,他们用行动传递温暖、传播善良,感召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参与这场持恒公益行,让得到帮助的孩子们时刻怀抱感恩之心,为社会爱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