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上海。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成为“民用涂料第一股”。
在2015年12月IPO审核过会之后,众多涂料人又等待了近半年的时间,才终于等到三棵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敲响的锣声。
“这标志着健康涂料的领跑者——三棵树跨入资本市场,迈进了又一个新天地。”三棵树在发给媒体的新闻稿件中这样说道:“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涂料厂,到跻身行业领导品牌,并登陆上交所A股主板市场,成为中国民用涂料第一股。”
但对于涂料人来说,这样的话语显得有点累赘,可能用6个字可概括——三棵树上了市——这6个字便已经包含了业界对于首家上市民营涂料企业的等待、期许、褒奖,以及回忆。
一家成立13年的企业,在涂料行业内算不上“老司机”,并且同期向IPO发起冲击的涂料企业也不止一家,但为什么“中国民用涂料第一股”最终花落三棵树?凭什么?三棵树是这样回答的:“自2003年成立以来,三棵树凭借坚毅执着,迅猛发展,在中国涂料行业里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而优雅的故事’。”
1994年4月,时年27岁的莆田人洪杰与洪建国、董梓礼在家乡创立了福建省莆田市化轻物资供应公司,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其后三年,洪杰又创立了莆田市三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这些成为三棵树公司成立前的积累。
2003年7月17日,福建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三棵树前身)正式成立,并随后对三江化学进行了整合。
2007年7月,三棵树启动了股份制改革,两个月后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以一场“资本×品牌×文化”战略启动仪式宣布了三棵树涂料股份公司的成立。这一股改动作表明,三棵树在此时已经瞄准了未来上市的目标。
在完成了一系列资本调整之后,2011年12月8日,三棵树在《福建日报》刊登公告指出,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并上市,现正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由此拉开IPO的序幕。
2012年5月,三棵树的IPO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并进入排队等待审核阶段。
这次排队一排就是4年。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于积累了过多的等待审查的企业,证监会暂停IPO审核。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IPO暂停,空窗期长达15个月。
在暂停期间,证监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IPO自查与核查运动,为了疏导IPO“堰塞湖”,证监会在2013年初启动严格的IPO财务审核计划,严峻的IPO环境最终使得众多排队等待审核的企业选择暂时“退场”、终止IPO,其中包括两家民营涂料企业。
如此一来,三棵树成为这一轮冲击IPO风暴中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民营涂料企业。至此,行业内对于“中国民营涂料第一股”的期待,就全部聚焦于三棵树身上。
2015年12月16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审核结果公告显示,三棵树IPO申请获发审委审核通过。这意味着三棵树终于结束了耗时3年7个月的审核“长跑”。
上市并非三棵树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根据三棵树的介绍,2016年三棵树加快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推进“马上住”服务和“O2O”体系,布局涂装一体化和重涂业务,成功打造361服务体系,实现从单一涂料生产商向涂料+服务咨询+施工的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变。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坚守莆田总部基地的三棵树也开始迈出异地建厂扩张的步伐,除了四川三棵树生产基地的动工在建外,还考察了河北博野等地。这在众多民营涂料企业早已实现了全国生产布局的当下显得后知后觉,但有了上市募集的资金作为保证,三棵树的全国布局之路将走的更加平稳。
成为公众公司的三棵树也在做更多的尝试,这其中包括涉足金融领域。在福建省第一家民营银行筹备工作中,三棵树成为发起人之一。
当然,2016年只是三棵树的“上市元年”,就如一名长跑运动员站到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三棵树的上市对其自身,以及整个中国涂料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推动力量、示范效应和怎样的影响,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年度失意企业——阿克苏诺贝尔
“失意”只是相对的,贵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涂料生产商”,阿克苏诺贝尔在最近几年逐步让出了这一宝座,而且经历了一个不断“滑落”的发展过程。
当然,阿克苏诺贝尔并未打算停下它的脚步,包括在中国的西部装饰漆生产基地的投产、中国最大技术中心的投用,以及收购巴斯夫工业涂料业务等等,都显示着它持续经营的决心。只是相对于其他全球涂料巨头(比如宣伟和PPG)的表现,阿克苏诺贝尔难免显得逊色。
年度新锐企业——吉人乐妆
2015年底才成立的吉人乐妆(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便大举开“撕”——立足传统行业,以O2O为基础,开创了“互联网+家装”的家居美容化妆一体化服务。
“乐妆”两字,其含义是用卖化妆品的方式去卖家居化妆品,同时融入快乐情感,从而赋予用户思维和经销商思维新的内涵。以此为品牌基调,在整个2016年,吉人乐妆围绕“撕享家”彩膜等全新的产品展开了凌厉的营销攻势,并成功地打响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