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宜家只賣家具?其實它還是拿地蓋樓的開發商

宜家只賣家具?其實它還是拿地蓋樓的開發商

宜家家居 

原標題:你以為宜家就是賣家具的?其實它還是拿地蓋樓的開發商

剛剛以逾21億元獲得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地塊的宜家購物中心集團日前表示,將投資70億元人民幣在該地塊打造上海“薈聚中心”,這一專案是該集團目前在全球最大的投資專案。

堅持重資產路線、集合大型零售品牌、專注購物中心開發運營,宜家購物中心集團正在走一條“另類”的商業地產開發之路。

宜家無錫薈聚中心鳥瞰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剛剛宣佈萬達商業向輕資產轉型成功,凱德中國開始以輸出管理和品牌的方式探路輕資產運營,大悅城地產也選擇從重資產轉向輕資產以提高回報率。

與國內眾多商業地產開發商齊刷刷轉型輕資產模式不同,來自北歐的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卻始終堅持重資產、重投入的模式,持有物業自主運營,在當下的國內商業地產市場中顯得有些另類。

自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來,宜家購物中心集團投入運營的三個專案分別位於北京、無錫、武漢,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總租賃面積超過53.3萬平方米。

這一發展速度顯然與國內許多商業地產開發商不能同日而語。但宜家購物中心集團中國區總裁丁暉毫不避諱地表示,“宜家走的就是重資產路線,我們是更注重長期投資回報的公司,而非短期的財務回報。”

重資產模式取決於其強大的資本實力。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在歐洲、俄羅斯及中國等15個國家擁有和運營43家購物中心以及25個零售街區,總租賃面積超過340萬平方米。

“宜家家居良好的品牌輻射,突破地域限制,從而帶動消費,給其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宜家購物中心集團沒有上市,就沒有資本市場方面的壓力。但這種重資產的模式無疑會制約其未來的發展速度。”同策諮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

零售商轉型做商業地產開發似乎成為當今的潮流。國內從紅星美凱龍到王府井百貨,大量零售商以收購專案或購買土地的方式,介入了商業地產的開發;外資同樣不甘寂寞,沃爾瑪、家樂福、樂購紛紛在中國佈局商業地產專案。

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表示,對於很多實力強大的零售商來說,如果一次性造好自己的物業,未來的成本就能確定下來,這是企業的一種戰略性的選擇。而商業地產便成為了零售集團的另一個主業。

宜家做購物中心並非半路出家。在宜家家居品牌創辦之初,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和他的家族同時還創辦了三家企業,分別為英卡控股(被稱為“宜家集團”)、英特宜家控股(被稱為“英特宜家集團” )和伊卡羅(Ikano)公司。早在1970年代,英特宜家就開始在全球開發購物中心。

2014年12月,宜家集團宣佈收購原來由英特宜家集團持有的英特宜家購物中心集團51%的股權,將俄羅斯、歐洲以及中國的購物中心業務整合成為一家新的公司“宜家購物中心”,並由宜家集團全資控股。

如今宜家購物中心集團是宜家集團的全球性購物中心開發及運營管理公司,與宜家零售、宜家工業和宜家供應鏈同為宜家集團的核心業務。

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專注純商業的國際標準的區域性購物中心,在中國的第一代產品是純購物中心而非涵蓋辦公、酒店和住宅的綜合體專案。

宜家購物中心的自信源於其“兄弟企業”宜家家居的超強人流吸引力。宜家零售集團2016年財年( 2015 年 9 月 1 日至 2016 年 8 月 31 日)財報顯示,全球宜家家居商場全年共迎來7.83億人次的到訪,而宜家家居中國每分鐘就會迎來339位顧客,比上一年增加20%。

與此同時,購物中心也給宜家家居帶來了聚合效應,實現了互補。

丁暉透露,在北京西紅門的宜家家居剛開業時人流量為每年400多萬。購物中心開業後,第一年二者人流量總和驟增到2400萬。

“超大免費停車位”也成為宜家購物中心吸引人流的重要工具。在北京宜家的購物中心有7000個地下停車位,在國內商場極為罕見,但開業一年不到,週末人流量已達到10萬以上,停車場停滿了。在無錫和武漢的宜家購物中心,5000多個停車位同樣停得滿滿當當。

從滿足客戶需求的出發點考慮問題,這是宜家購物中心的經營理念。

據透露,宜家集團計畫自2020年起在中國每年新開一家購物中心,至2030年,在中國擁有13-15家購物中心。購物中心的產品也會升級,包括長沙和上海在內的新專案將擁有辦公、酒店和公寓等業態作為購物中心的補充。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