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从红谷隧道3分钟穿越赣江

从红谷隧道3分钟穿越赣江

红谷 

9日,随着最后一道钢封门拆除,建设3年多的南昌红谷隧道实现了全面贯通。据悉,该隧道目前已具备通车条件,同时项目方正在隧道内进行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工程等施工作业,预计今年6月竣工通车。通车后该怎么走?11日下午,记者驱车开进隧道,为市民们提前探路。

记者驾车体验红谷隧道过江段

从中山西路进隧道 3分钟可过江

11日下午,记者从中山西路驱车经红谷隧道前往红谷滩。

首先,记者从红谷隧道在中山西路的入口驶入隧道匝道,此时车速控制在30千米/小时,途径720米,到达红谷隧道过江段。

据悉,过江段双向六车道,限速50千米/小时。隧道内限高4.5米,限重55吨,通车后严禁托载易燃易爆品车辆驶入。此时,记者驾车开始在灯火通明的江底前行,透过车窗,记者看到,虽然位处江底,但是隧道内干燥平整,几乎看不到水迹,路面上已完成了清洁工作,平坦的水泥地面让车辆得以畅行。而隧道一侧,工人们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作业。

3分钟后,记者穿越完赣江,在红谷中大道“浮出”水面,进入红谷滩。据介绍,红谷隧道采用水下立交设计,可在隧道内实现引导和分流车辆。“隧道完成施工后将会在每条匝道分流处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引导车辆快速到达岸上。”市政公用集团红谷隧道副经理郭俊向记者介绍,目前,隧道分别在沿江中大道南侧、北侧各设一道出入口,中山西路设一对出入口,朝阳洲中路设一出口,实现三进四出。

记者从项目部了解到,隧道通车后,能够减少南昌大桥约30%的交通压力,对八一大桥能够减少约11%的交通压力,对朝阳大桥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两道防水 使用年限达100年

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万超告诉记者:“红谷隧道的防水工程采用国外进口的止水带,每个接口采用双道防水,而每一节通道在预制过程中采用抗渗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抗渗功能,而且为做到不漏水,在预制过程中采用分段浇筑,使管段穿上了‘雨衣’。这样一来,红谷隧道就有了两道防水,设计使用年限达100年,这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在隧道行驶碰到突降大雨、隧道积水怎么办?郭俊透露,为防止隧道积水,将在进出隧道口设置横截沟,及时将水排至两侧的排水泵房,隧道内部也增设了泵房,排水泵由液限仪自动开启。如果水量超过设计标准,将启动应急预案,加泵排水,确保隧道内车辆正常行驶。

隧道内设26处疏散通道

“红谷隧道抗震烈度为7级,在南昌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市民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万超说。

据悉,隧道内一共设置了26处疏散通道和一个可容纳471人的应急避难大厅。如果隧道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市民可以通过隧道内的横向疏散通道去旁边的管段内。市民可通过设置在东岸位置的应急避难大厅的爬梯快速逃离至地面。爬梯高25米,相当于8层楼。

■梅婷、记者沈冠楠 文/图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