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正式启动在公共场所安装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公益试点项目。在双流国际机场、地铁天府广场站、宽窄巷子、火车东站、武侯祠锦里、新世纪环球中心和猛追湾游泳场这7个代表性公共场所,安装了30台AED。成都成为我国西部首个推动AED公共化配置的城市,并起到完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引领示范作用。
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被誉为“救命神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公共场所中均设置AED,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也相继推广,作为现场目击者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有效急救的设备。
成都市卫计委将在AED安置点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公众培训等推广活动,提升市民急救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开AED公共化配置项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市公众应急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