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通州一家涉事的汉丽轩已暂停营业摄/记者张鑫
法制晚报讯(记者张鑫)记者昨天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在近期的节日餐饮食品安全整治中,食药监管人员对餐饮单位使用的畜禽蛋水产等食品原材料进行了重点监测抽检。其中,检查人员发现汉丽轩三家餐厅肉食原料标称与实际检测不符,上述三家餐厅已经被停业整顿。
原料标称与实际不符
市食药监局昨天通报,在对11家汉丽轩餐饮店开展检查和风险监测中,海淀区、通州区食药监局监测发现,北京荣美顺轩餐厅1个鹅肉样本检出鸭源性成分,未检出鹅源性成分。北京北极人餐厅1个标称“鸭肉、猪肉占产品净质量分数分别≥75%和70%”的“韩式烤肉卷”样本,只检出鸭源性成分,未检出猪源性成分。北京惠通亿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个“牛排”样本疑似为牛、鸭肉混合。
食药监部门已向上述食材外包装上标称的生产企业所在省相关监管部门发函,核实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的具体情况,将根据核查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置。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处长段志永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餐饮企业应当严格履行食品原材料采购进货把关义务。”3家汉丽轩餐饮店已停业整顿。
记者追问如何防控餐厅对食材掺假?
市食药监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为民表示,近期食药监管人员对餐饮单位食品原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对其使用的畜禽蛋水产等食品原材料进行了重点监测抽检。
张为民介绍,本次抽检既覆盖了国家标准规定的常规检验项目,也根据近年来在日常监管中积累的可能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了风险排查和监测。例如,对动物源性食品监测抽检了盐酸克伦特罗等3种瘦肉精类物质,铅、镉、铬等5种重金属,以及四环素族、氯霉素、磺胺类等,还对肉品可能存在的掺假现象进行了专项风险监测。对消费者特别关注的调味料特别是火锅底料抽检了铅、砷、苯甲酸等项目,也对罂粟碱、吗啡等项目进行了抽检。
他表示,对于餐饮业的日常检查结果和监测抽检结果会加强社会公示。特别是对于发现企业不讲诚信的情况会加大曝光,让消费者及时获取餐饮单位幕后的食品安全状况,便于作出消费选择,动员社会共同监督。
怎样保证餐厅年夜饭安全?
市食药监局表示,从2016年12月至今,全市共检查餐饮企业门店19483户次,对1246户餐饮单位予以立案查处。
针对市民关注的年夜饭安全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段志永表示,为了防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特别强调餐饮单位对于人数较多的公司聚餐、家庭聚会等集中用餐活动,要按照规范要求留样,每份样品不少于100克,并冷藏保存至少48小时。
段志永提醒市民,春节长假期间,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有专人值班,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并打电话举报。
专家解读鸭肉便宜口感相似适合当替身
为何餐厅多用鸭肉代替其他肉类?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解释说,这是由于鸭肉价格低廉。记者查阅新发地市场数据看到,今日白条猪(瘦)售价12.3元/斤、牛柳29元/斤、羊前腿肉26元/斤、肉鸡5.8元/斤、鸭腿4.8元/斤。阮光锋表示,虽然鸡肉和鸭肉都很便宜,但鸡肉在口感上明显区别于猪牛羊等肉类,因此鸭肉更多被用作其他肉的“替身”。
对于网传一些通过颜色、口感判断具体是什么肉的方式,阮光锋表示,两种或多种肉类混合后,普通食客仅凭肉眼和经验是无法分辨的,只能依靠检测手段。
现场回访涉事餐厅已暂停营业
记者上午在通州区永顺镇永顺村物资学院路上的汉丽轩看到,这里唯一通向餐厅的电梯已经关闭,上面贴着写有“电路维修暂停营业”字样的A4纸。该停车场保安告诉记者,这家店刚刚停业,“就这一两天的事”。
记者发现外部的直梯是唯一通向餐厅所在二楼的方式。目前电梯关停,餐厅里看上去一片漆黑。时不时还有顾客到店,发现关门后扫兴而去。
此外,记者了解到,位于通州新海东路的汉丽轩也已经店关人空。
位于海淀圆明园西路的汉丽轩虽然仍有工作人员,但是表示门店已经“进入春节放假周期”。“我们从昨天放假到初十。”工作人员表示。但是,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停业整顿的餐厅是否能恢复营业,要看最终的调查结果。
文/记者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