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能让企业向着更强的商业帝国冲击,也能让企业创始人瞬间失去与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企业,俏江南、
、1号店都是因为融资股权的问题,才让创始人与企业永久地分开了。如果出局成为最后的结局,想必中国80%的创业者都将因此放弃。好在一直把知己放在心上的小知分析了这些创始人形成败局的原因。目的是,掌握了这些规则后,才能将自己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打造更多中国本土的世界商业帝国。
俏江南在前 融资需谨慎
归根究底,俏江南与张兰分道扬镳,皆因融资而起。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好,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很多民营企业家因此不熟悉融资的规则,以致于出现融资后创始人脱离自己最初梦想的噩梦。
为了俏江南的融资上市,张兰首先引进了鼎晖创投2亿元,占俏江南总股本的10.55%。并与鼎晖创投签订了挂钩IPO的对赌协议,从此上市成为双方共同目标。2011年俏江南试图A股上市,但最终无缘A股。2012年,张兰“曲线救国”变更国籍,为赴港上市铺路,但最终还是告吹。2014年俏江南易主,CVC收购俏江南从而获得控股权。近日,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又做出《执行裁定书》,裁定“冻结、查封被申请人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名下七十二项商标的专用权”。
连商标权都被冻结了,可见在这融资事件中张兰的被动。
和俏江南一样因为融资存在问题的还有小天鹅和金钱豹。小天鹅董事长何永智曾表示,在双方团队就收购事宜展开接触之后,发现磨合不到一块,小天鹅与弘毅资本的经营管理思路存在很大差异。
同时,已经上市的“湘鄂情”也不见起色,可能是由于高端餐饮业的不景气,2014年湘鄂情公告称改名为中科云网,并向互联网转型。更名之后,“湘鄂情”商标从作价2.3亿元下调至1亿元,为还债商标、股权遭贱卖,仍然资不抵债。
种种“前车”摆在眼前,都能够说明一件事,就是上市融资之路的艰辛。下面,小知从几个案例中说明股权等注意事项,让大家更好地规避此类风险。
凡是不以股份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其实,公司的任何动荡都可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曾经1号店作为电商的后起之秀就是因为创始人的起来让人们倍感唏嘘。
一些创始人都认为只要把事情做成了,自己有没有股份无所谓。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资本本身并不能代替灵魂人物,另外,如果不是自己操盘,企业未来的走向很难和当初预定的目标保持一致。
1号店创始人于刚就是因为股份的问题从1号店离开,去追求新的梦想。2010年于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资金困境中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让出了1号店80%股权,控制权就此旁落。平安整合1号店并不顺利,于是逐步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随后,创始人决定离开1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