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文:“信义兄弟”孙东林等20人获评本报“金牌读者”)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金牌读者”座谈会代表合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黄士峰摄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王荣海)20年日月如梭,春华秋实;20年桃李正旺,硕果满枝。为纪念楚天都市报创刊20周年,历时月余的“金牌读者”评选活动结束,获奖名单于12月23日揭晓。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等评审专家,为孙东林等20位“金牌读者”颁奖。
20年前的1997年1月1日,楚天都市报应运而生。创刊之时,楚天都市报就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这句庄严承诺写进发刊词。从此,这份胎生于新闻改革大潮、以勇攀高峰为内生动力的报纸,开创了江城市民的读报时代,并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的百万大报、华中第一都市报。
20年来,楚天都市报先后19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和等级保持全国都市类媒体领先地位;连续13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目前达82.21亿元。现如今,楚天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看楚天”客户端,用户量超过30万,影响力、活跃度、用户数居全国传统媒体自建客户端前十强。官方微博粉丝量超过816万,居全国报业十强、华中主流媒体第一。官方微信粉丝量超过90万,为全国报业十强、华中第一。
座谈会暨颁奖仪式上,全国道德模范、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东林,楚天都市报读者俱乐部代表战鹰,省楚剧戏迷协会会长张晏生等20位“金牌读者”,分享了与楚天都市报的情缘。
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武汉大学媒体发展中心周茂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艳华教授等“金牌读者”的评审专家,为本报殷切寄语。
“说句心里话,没有楚天都市报,就没有‘信义兄弟’的今天。”“信义兄弟”孙东林第一个发言,他的声音还有些哽咽。楚天都市报记者从他六年前的一个求助电话中发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经楚天都市报报道,“信义兄弟”感动大江南北。
说到与楚天都市报的缘分,73岁的省楚剧戏迷协会会长张晏生即兴表演起湖北大鼓,“我与都市报的缘分,从试刊起就注定了。我的晚年生活离不开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老百姓都喜欢,20年来已在百姓心中深深扎根。”作为金牌读者评审专家,吴天祥由衷地为都市报点赞。
本报负责人表示:“广大读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楚天都市报事业的根基!回首过去的20年,我们用坚定的目光,向曾经满载理想的青春致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与广大读者风雨相伴,携手同行!”
本报自10月31日起,在报纸和新媒体“两微一端”同步开展评选20位“金牌读者”活动,截至11月18日共收到近2000份自荐信,新媒体上吸引了3万余人参与。鉴于广大读者的踊跃参与,本报又增补了20位“金牌读者”提名奖、7名新媒体铁杆粉丝奖。“金牌读者”每人获赠由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5000元的旅游卡;获得提名奖的读者,每人获赠由武汉天成大院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年货大礼包;获得新媒体铁杆粉丝奖的读者,每人获赠价值1000元的武汉旅游景点门票大礼包。
(原标题:图文:“信义兄弟”孙东林等20人获评本报“金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