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IKEA)是一家集制造与
服务为一体的家具业集团。发源于瑞典的宜家常常被当做是一家瑞典公司,但其实宜家是荷兰斯地廷·英格卡基金会(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属下的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有着复杂的股权结构。
英格瓦·坎普拉德17岁创立宜家
1926年,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出生于瑞典,父亲是名农场主。英格瓦幼年就热衷于骑着自行车,四处向邻居推销商品,从中体会赚钱的乐趣。上高中时,他的床底下放了一个纸箱,里面塞满了皮带、皮夹子、手表、钢笔等货物。
1943年,英格瓦17岁,父亲决定送给他一份特殊礼物,就是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就这样,宜家(IKEA)诞生了。IKEA这个名称结合了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的名字首字母I和K,和他长大的农场和村庄的名字Elmtaryd和Agunnaryd的首字母E和A。
对这个17岁孩子开的公司,谁都没有在意,只是把它当成了孩子的一个玩意。宜家起初销售钢笔、皮夹子、画框、装饰性桌布、手表、珠宝以及尼龙袜等低价格产品。用最简捷、最廉价的办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里,成为他最基本的营销观念。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英格瓦已经无法应付大量的销售电话,他开始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制作临时邮购目录册。通过当地的收奶车分销产品,利用收奶车将产品运送到邻近的火车站。宜家成为一家廉价商品邮购公司。
当时的瑞典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城市在不断增多和扩大并向郊区辐射发展。年轻人迫切需要找地方住下来,人们需要尽可能便宜地装修新房子。于是,英格瓦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家具行业。
1948年,英格瓦登出了第一条家具商品的广告,宣传的是一种没有扶手的护理椅和一种咖啡桌。英格瓦觉得要让顾客记下每件商品的序号实在太麻烦,就为椅子取名为“露丝”。从此,给每件家具取名就成了宜家的传统。广告效果不错,两件家具卖出去不少。于是,英格瓦开始向顾客印发一种叫“宜家通讯”的小册子,上面有新商品的宣传,如沙发床和玻璃吊灯等。
宜家公司的业务逐渐走上了轨道,但邮购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英格瓦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邮购和家具商场合二为一。
1953年,宜家公司开始在阿姆霍特(Almhult)的一幢大楼里长期举办家具展览和销售,让人们亲眼看到宜家的家具。同时把便宜的和稍微贵一点的同种商品放在一起,以便顾客就它们的不同质量比较其价格。这种方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1958年,第一家宜家商场正式开张,拥有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是当时北欧地区最大的家具展示厅。商场开张那天,门外的人排起了长龙。英格瓦相信,饿着肚子的客人是没有心情看家具的,因此在商场专门开辟了小茶座,为远道而来的顾客准备了甜点和饮料。后来,小茶座便发展成为今天每个宜家商场都能看到的餐饮部。
在宜家开设展厅的同时,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却使得供应商停止向宜家供货。于是,宜家不得不开始自己设计家具,但这实际上却为宜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宜家自己设计的家具时,又发明了平板包装的模式。卸掉桌腿的平板包装使得一辆运输车上装载的货品更多,需要的存储空间更小,人工成本降低,并且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现象。对顾客来说,能够方便地将货品运送回家,自己就能够组装产品,更是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1965年,在数千人排队的等候中,规模为45800平方米的斯德哥尔摩宜家商场开业。该商场取得了成功,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顾客太多,员工不够用。于是宜家后来干脆决定开放仓库,让顾客自提货品,宜家概念的重要部分也随之诞生。
走出瑞典成为全球巨头
1963年,宜家在挪威奥斯陆郊外开办了商场,这也是在瑞典以外开办的第一家商场。1969年,宜家在丹麦开办第一家商场。1973年,北欧之外的第一家宜家商场在瑞士苏黎世郊外开办。该店取得的成功为宜家在德国迅速开拓业务铺平了道路。1974年,宜家在慕尼黑开办德国第一家商场。
此后,宜家又开始走出欧洲。1975年,在澳大利亚开办第一家宜家商场。1976年,在加拿大开办第一家宜家商场。
1976年起,英格瓦·坎普拉德移居瑞士,在洛桑附近一处秀丽的村庄安了新家。
1980年代早期,宜家在20个国家设有商场,并处于不断扩张中。英格瓦认识到需要保护独特的宜家经营理念,将其作为公司发展的一部分。他想要完全的独立和长期的所有权结构,于是决定宜家不进入股票市场。他认为只有长远规划才能保证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不希望宜家依赖于金融机构。宜家特许经营系统就此应运而生了。如今几乎所有的宜家商场都通过特许经营协议运营。
到1983年,宜家的雇员达到了6000名。1985年,第一家美国宜家店在费城郊外开张,有三个美式足球场那么长。
早在1973年,宜家便开始在中国采购产品。1998年,宜家正式进入中国。1998年1月在
开设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店铺,1999年1月
宜家正式开业。宜家在中国人的家居文化中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话题,让中国新兴中产阶级们趋之若骛。有杂志后来曾做了时尚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流行时尚中,有两大共同的爱好:逛宜家,吃哈根达斯。
而中国本土的家具销售商们眼睁睁地看着最具消费能力的顾客走进了并不便宜的宜家,他们中一些人努力模仿宜家,却无法得到宜家的真谛。
宜家是一个营销天才,扁平式包装、方便拼装、带有瑞典风情的家具正在销往全世界。
宜家经营理念最初始于为大众提供经济实惠的家居装饰产品,而非仅为少数人服务。从设计、采购、包装、配送到业务模式,宜家经营理念存在于公司日常运营的每个环节。宜家家居以“平价+平板包装”而畅销全球,旨在推广“大众承受得起的前沿设计”,也因此成为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风格生活价值观的宣传者。
英格瓦所创下的宜家理念基础就在于省钱。“不断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是宜家商业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宜家设法提供价格低得离谱的家具,以至于顾客不可能不揣着一条长长的收据单离开店铺。
为何在长沙开酒店?宜家购物中心总裁独家回应
宜家将在长沙荟聚购物中心试水酒店和办公楼
武汉这家面包房 活像是无印良品和宜家的合体
直播宜家过夜藏身衣柜被发现 主播发文致歉
宜家为了降低成本 准备销售更多竹质和新材料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