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民彭先生向成都商报反映,自己和朋友到位于华兴东街的六婆串串香用餐,4个人吃得都不多,却被告知有300多根小签,彭先生觉得数量有点不对,但因为是自己招待朋友,当时没有“认真”。彭先生说,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偶然的失误被自己遇上,还是这个行业固有的潜规则。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成都商报记者特意到六婆串串香打探了一番。
94根变104根,称重计费有误差
2月23日18:30,记者邀约了一位朋友一起来到位于华兴东街的这家六婆串串香门店,时值就餐时间,这家六婆串串香的门店一片繁忙。在一个小时的就餐时间里,先后有八九桌翻了台,记者背后一桌的客人还在讨论,认为六婆串串香采用的称重计费的方式,比其他品牌数数量计费的方式要更为透明,要放心一些。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20:00时许,记者与朋友用完餐,招呼工作人员结账。工作人员上前麻利的将签桶中的竹签分为了大小两种,飞快地数完大签,又将小签略抖了几下,就把一把小签放上了店内的电子秤,电子秤上显示104的数字,随后负责算账的服务员报出了137元的账单。记者就串串香的计费方式详细询问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知,六婆串串香并不是完全按重量收费,而是按照重量计算签子的数量。因为六婆所有用于串菜的竹签都是统一制作的,因此有固定的重量,结账时只用称出所有签子的重量,电子秤就会根据单根竹签的重量,自动换算出顾客用餐的签子数量,然后再根据每根竹签的单价计算餐费。记者随后追问自己用餐的竹签数量,工作人员答复自己门店只称了小签,大签都是现数的,并称记者一行共消费了大签66根,小签104根。记者及朋友随后亲自动手重新一根一根地数签,经证实大签数量确实为66根,但小签仅有94根,与工作人员报出的数量差距超过了10%。
门店VS六婆串串香公司
随后,记者亮明身份找到了这家六婆串串香门店的门店经理。该经理称,六婆串串香一直是采用称重计数,再用数量计算用餐费的方式,而针对记者提出的为何会有误差的疑问,该门店经理解释为经过煮食的竹签会有一定的水分、油脂附着影响计重的精确度,并称公司也一直都允许有3%的误差率。但对记者提出的为何误差会达到10%的追问,门店经理没有回答。
2月27日11:00时许,记者就数签误差事件电话采访了六婆串串香杨林总经理,杨总首先否定了该门店经理提出的公司允许有3%误差的说法,并向记者解释应该是门店经理的表达有误,公司是用102根竹签的实际重量作为100根竹签的标准重量来换算的单根竹签重量。
同时,杨总也承认,在串串香下锅煮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分、油脂附着都会对计重产生误差,甚至包括电子秤未摆放平整等因素,也会影响计重的精确度。并且也无法确保每家门店都按公司规定操作,每天对102根竹签的数量进行重新计量,换算标准单重。但对记者追问为何误差率达到10%的问题,杨总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答复道因素很多。
细算:日均误差收益逾万元?
如果按照六婆串串香公司的说法,以102根实际签重作为100根标准签重计数,给消费者的感觉应该是数量会算少,会比较划算。但通过记者实地测算,单根签煮食后的各种附加,对这一重量的计算误差影响很大,经过称重计数的竹签数量,会高于实际食用的竹签数量,且误差率远高于10%。
记者帮六婆串串香公司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家店每天迎客20桌,每桌消费100根竹签保守计算,则每家店每天实际消费竹签数量为2000根。由称重计数方式产生的误差率为10%,则每家店每日产生200根的误差,每根签0.15元,每家店的误差收入就有30元。按六婆串串香官方网站报出的500余家门店的数量计算,六婆串串香仅在称重计数的误差收入上,每日就可多赚近15000元。一年下来,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