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科龙之后,美菱也落入了彩电企业之手。长虹董事长赵勇在甩掉肩上的坏账包袱之后,终于伸出重拳。这个被长虹称为“大型企业重组中‘国进民退’的一个典型个案”,在长虹和昔日冰箱业“四大家族”之一的美菱之间完成了。
11月10日,美菱电器和四川长虹双双发布公告,称长虹已在11月6日与广东格林柯尔签署了《美菱电器股份转让协议书》,格林柯尔拟将其持有的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转让给长虹。转让价款上限为1.45亿元。由此,长虹成为美菱的第一大股东。
至此,科龙、美菱前董事长,如今身陷囹圄的顾雏军精心经营的“格林柯尔系”各奔东西,而长虹则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相对完整而且成规模的黑色家电和白色家电产业体系。“以黑电、白电来划分家电品牌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江南证券的家电分析师陶咏梅认为,以长虹、海尔为代表的“大家电”时代即将到来。
向海信转让科龙的股份时,协议价格让顾雏军的投资增值了近两倍。此次向长虹转让美菱的股权,顾雏军却做了“赔本”的买卖。2003年5月,格林柯尔收购美菱20.03%的股份,代价为2.07亿元。
1.45亿元,这个转让价格多少让人觉得意外。且不论美菱电器的经营状况如何,单从美菱电器公司所在地的那180亩土地的增值情况来看,顾雏军就足以收回投资,更何况,美菱电器还拥有另外1300多亩增值土地。
公告没有解释这一价格确定的依据,美菱和长虹的人士对此也是讳莫如深。据接近广东格林柯尔的消息人士称,顾雏军愿意接受这一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偿债的压力。证监会的调查认定,顾雏军主政科龙期间挪用了科龙数十亿元的资金,顾需要尽快套现资产以偿还这笔债务。此前,顾雏军已经开始从减持个人持有的格林柯尔部分股权及转让其在科龙的全部股权等行动中套现。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7月底,在顾雏军多方斡旋、意欲摆脱格林柯尔危机未果后,他曾考虑将科龙电器(000921.SZ)卖给长虹。当时,顾雏军给长虹一把手赵勇开出的条件是给出足够多的现金,该笔现金和后来卖给海信的价格不相上下。后来,由于海信的“高姿态”介入,顾雏军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终于决定将科龙卖给海信。“主要是当时长虹仍然处于APEX货款的危机之中,同时由于长虹的出价显然比海信要低。”知情人说。据悉,当时海信付给东家的“彩礼”是9亿元。
但是,顾和长虹之间多年建立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于是,在不得不再次卖掉美菱时,顾雏军选择了长虹,而不是美菱的第二大股东美菱集团。至此,包括威力电器以1.5亿元“改嫁”东菱凯琴,“顾家”已经是四分五裂。
对于长虹来说,这显然是一笔不错的买卖。虽然美菱在国内家电行业的份量远不能与科龙相提并论,但通过这次收购,长虹至少获得了一个进军国内白电第一集团的立足点。
据长虹透露,此次收购行为,同样得到了四川、安徽两地政府以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按照长虹出示给记者的《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显示,“本次股份转让的定金……支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指定的账户,该账户资金由各方共管。”这与海信当时收购科龙时如出一辙。因此有评论认为,这两起收购都是“政策导向下的你情我愿的商业婚姻”。
对于此次收购,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着意宣扬的是被他称为“国进民退”的定义。此前,由于赵勇在长虹推行员工持股试验和朝华科技高管以未来收益持股,曾被外界批评为“变相MBO”;而现在,赵不再想掉入倪润峰的阴影,这次收购“是当前上市公司重组特征的具体体现,是新的市场形势下,大国企的突出优势使然。”
“顾氏跌倒,黑电吃饱”,这中间固然不乏顾雏军个人情感的作用,但黑电整合白电的架式却早已拉开。此前,白色家电的很大一部分资源都掌握在顾雏军的手里,偶有遗珠――如荣世达、华凌、小天鹅等,都已经在零散的整合过程中投身大品牌的麾下。掐指算来,靠彩电起家的品牌诸如长虹、TCL、康佳、海信等,大都早已染指白电业务,摆出一副黑白通吃的姿态;而靠白电起家的品牌,除了海尔,似乎便再也没有涉足彩电领域者。
按照长虹的思路,长虹收购美菱进军冰箱行业,正是落脚到以空调为主打的白电产业链上。空调与冰箱同在一个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采购和下游的产品销售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凭借长虹遍及全国的30000余个营销网点和8000余个服务网点,充分利用长虹在彩电、空调和数码等产品领域的强大渠道优势,美菱电器营销和服务渠道将得以迅速扩张,并全面提升其产品档次和服务形象,拓宽市场。
虽然长虹早就开始了在空调领域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长虹空调的成绩并不明显,一直都只能游离在二三线品牌之间。在格力、海尔、美的等一线空调品牌大举扩张的挤压之下,长虹如果不寻求跨越式的发展途径,获取规模效益,很可能会被完全边缘化。
“由于美菱在冰箱为主的白色家电上的经营战略和长虹较为接近,如价格战策略。因此,长虹就很容易整合美菱资源,补上长虹在白色家电上的短板(美菱冰箱预计今年销量约200万台)。”陶咏梅认为,长虹的“大家电”角色由此已经奠定,并将真正和海尔一样成为中国家电业的领先企业。或许这正是中国家电业即将到来的发展周期。(宁平、党鹏)
长虹闪电收购美菱不但令家电企业感到突然,更让不少美菱人感到措手不及。在格林柯尔系为保全自身放弃旗下企业的同时,一场美菱系企业大调整也在孕育之中。在一些美菱员工眼中,运营层面的调整几乎不可避免。
11月10日8点,大学毕业即进入美菱工作已6个年头的小刘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穿行在合肥美菱大道的街面上,准备到芜湖路上的美菱电器开始他新一天的工作。
“我和大家一样是在昨晚的报纸上最终确认长虹电器收购美菱的。”小刘告诉记者:开始内部曾经猜测和同城荣事达转卖冰箱厂一样,会爆发一场激烈的美菱争夺战。从媒体和内部流传的消息,他曾猜测至少会有康佳、长虹、美的三家出面竞标。
但从他们得知集团没有和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谈拢股份回购事宜之后仅仅很短的时间,长虹就迅速得手了。
“这让不少美菱员工感触到命运把握在别人手中。”小刘介绍,“目前整个美菱士气不错,大家更愿意被集团回购,继续开始大家做大做强的美菱梦。”近年来,随着黄山电视转卖给海尔,飞歌空调夭折,三洋洗衣机市场低迷,荣事达被转卖给美的,曾经一度想打造家电强市的合肥就剩下了美菱这样一个真正属于安徽的品牌。
而且美菱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城市象征,在合肥最繁华的商业主干道被称为美菱大道,而美菱大厦也是合肥仅次于安港的大牌豪华酒店。
一个品牌成为一个城市的血液时,存在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一旦失去将会造成心灵上的灾难。
除此之外,长虹的介入给未来美菱整体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让目前看不清形势的美菱人担心。
美菱是一家集团性运营企业,长虹收购参股的美菱电器,只是整个美菱集团20家二级子公司中最大、最出名的美菱冰箱厂,是美菱集团的品牌企业。
“集团失去品牌企业控制权后,依附在美菱品牌上的其他产业如何发展呢?”小刘告诉记者,目前刚刚开始运转的美菱洗衣机厂最为担心,一些朋友私下和他说过,美菱控制权在格林柯尔那里时,市场上多种美菱品牌白电销售各做各的,没有统一的品牌定位管理,以后肯定有问题。
目前,美菱除冰箱、洗衣机外,还有电动车、太阳能热水器、厨卫小家电、整体橱柜和各类厨房电器、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设备、个人护理小家电、房地产酒店等等数十个品类,产品和服务在不同的独资、合资、合作企业中生产、经营。
在美菱集团失去对美菱冰箱的控制权后,美菱系其余19家子公司的未来命运也多少受到牵连。而且还有数家美菱系企业承担为美菱冰箱生产纸箱、铜管等配套供应,这些要看着美菱冰箱脸色行事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加忧心。
出于多方面考虑,美菱集团必然会与长虹进行磋商、协调,未来更大的调整还在孕育之中。(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