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发展环境,我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在家族的血缘、亲缘纽带下,早期的创业者齐心协力,共同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了企业成长早期的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第一批创业者年龄的增长、家族成员经验与阅历的限制,这其中很多企业有些面临着“二代”接班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后的碰撞与融合,企业扩张过程中新生代与创业家族成员“志不同、道不合”的矛盾等等诸多问题。
回顾不久前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内讧、李嘉诚公布其财产分配方案,表面看来虽然只是豪门恩怨,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相信未来数年中国绝大多数家族企业都无法避免因接班导致的各种问题凸现。因而,中国的家族企业有必要未雨绸缪,为破茧成蝶早做准备。
带着这样的疑虑,前段时间周大福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市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有分析人士认为,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以及国内股市楼市低迷的分析,黄金成为投资者转移的“避险地”。显然,周大福首饰看涨明年的黄金市场,融资增加库存,是为降低黄金的采购成本。
然而逆市IPO,并非郑氏执意追求华人首富的名头,也不仅仅是对预计明年黄金市场将会震荡走高的未雨绸缪。周大福珠宝是郑裕彤家族最贵重的资产,执意上市固然需要魄力,但是,在“富不过三代”的古训下,如何令家业长青,恐怕才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
此前市场猜测郑裕彤欲通过上市分家,但郑裕彤在周大福路演当天矢口否认,并称将手上最值钱的资产周大福上市与公众分享,是为家族第四代未雨绸缪,为接班铺路。据悉,目前郑家三代“共治”。郑裕彤与周翠英育有二子,即现年64岁的郑家纯和59岁的郑家成。郑家纯之子郑志刚,现年32岁,郑家成之子郑志恒,现年34岁,都在周大福控股和周大福企业内担任董事。郑裕彤之子郑家纯在推介会上对周大福上市特地作出解释,家族内部对于上市非常谨慎,而透过上市可得到公众投资者的监督及加强公司管治,维持公司的管理质量。
周大福上市后,相信在产品的品控方面会更加严格,尽管在这之前已经做得挺好。企业上市后,因受市场监管,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也会随之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周大福控股74.1%的股权最终由两家离岸公司――郑裕彤家族控股(CYT Family Holdings)和郑裕彤家族控股Ⅱ(CYT Family Holdings Ⅱ)持有,其余股权由非直系家族成员持有。而两个名称接近的“家族”离岸公司,则由彤叔和被称为“纯官”的长子郑家纯担任董事。
据专业从事家族信托业务人士透露,为避免家族内斗,不少有钱家族会按照兄弟姊妹人数,设置信托或离岸公司共同持有家业。
李嘉诚、郑裕彤等香港大家族,都善用非上市家族企业控股、分拆旗下主营业务上市的模式,将资本的杠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这种模式灵活性大,杠杆能力较强,自己的控股股权不需很多就能控制所有的公司。一些内地家族企业如陈天桥的盛大也颇有效仿之意。但这种模式存在大量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有所限制。
珂兰钻石副总裁王雍认为,国内珠宝行业的个人家族色彩比较浓厚,像老凤祥、老庙黄金都是传统老店,都是家族经营模式。周大福的上市,“相信会引领更多的老店走向资本市场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