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厂商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外置模块化的手机产品,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发布环节。在发布会上,该厂商负责人更是豪言,将借助此次发布的模块化产品将重返巅峰。
该模块化产品一经发布,业界对其谈论可谓火爆至极。持正能量者,认为这一模块化产品的发布将重塑移动终端体验,在现今这一体验王道之际,无疑将占得体验先机。当然,对于这一模块化产品,也不乏批评之声,认为最早提出模块化之谷歌现如今已放弃了这一方向。因此,这一方向对于该厂商而言也将只是一个噱头。
问题就来了,既然对于模块化有褒有贬,那么模块化产品能够成为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吗?
千机一面遭遇创新瓶颈
要深究模块化能否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新方向的问题,我们不妨首先回顾一下当前手机市场的创新情况。
2016年,纵览手机产业的诸多厂商,从苹果、三星、华为,到小米、联想、Vivo、Oppo、魅族、金立以及TCL,甚至到近几年涉足手机行业的360、乐视等,截止今天,关于各大厂商的手机发布,可谓是一波落一波起。更有甚者,某手机厂商更是每月都有新品发布,一时间手机新品市场玲琅满目,使得消费者在诸多品牌之前,也产生了选择恐惧症。
以某米为例,5月份发布的Max、7月份发布的旗舰机型红米Pro,新品的发布皆从屏幕尺寸、摄像头以及OLED屏幕等几大角度作为主打宣传点。而几乎每月一发的某族,产品的主打点也是金属一体化机身、娱乐拍照等视角。
除去上述的功能点外,今年的产品发布中,还有以生活为理念切入的,以美为理念切入的,但归根到底,回归到产品本身,基本无外乎以上的几个层面设计和主打,另外有的就是一些细枝末叶的“修补”。
而综上所述的手机产业创新点,很多同质化功能出现,可以引领产业发展新动向的功能化创新、甚至变革化创新几乎难以寻找。
一位二线城市从事手机零售十余年的经销商对于《财经网》科技表示,原来在手机市场并未如此火热之时,前来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各自需求的不同,结合不同厂商产品的优势点进行针对性的推荐。现如今,很多手机产品同质化已非常严重,消费者在前来购买时,不仅我们推荐的说辞消费者感到厌烦,同时也无法针对性的进行适合产品的推荐,很多消费者完全就基于各种广告攻势进行产品购买。以致于有时候基于此进行的购买,后续产生的问题,将此归结到销售产品者没有进行合理推荐的层面。
而根据此前北京商报记者的了解也发现,在产品销量稳定成为主导因素之前,难免手机市场的设计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意味着设计上变革所会引发的代价,也成为国产手机千机一面的原因之一。
此外,据麦肯锡《中产阶级消费报告》指出,设计卓越、功能强大以及高性价比是大部分用户对消费品的期待。因此,当前千机一面的手机市场,必然在随后的发展中会在消费者期待中产生差异化的区分。
模块化能否成为破局者?
提及模块化,笔者最早听到这个概念是从企业级市场而来,无论软件系统或者硬件产品,很多环节都提及模块化的词汇。
而手机产业的模块化感知,最早也在相关的媒体报道中看到,例如,前索尼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有过类似的创新,即两大品牌手机可通过自家数据线接口即插即用的外接摄像头配件,甚至西门子也有过类似的产品和配件。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纷纷被大家提及的谷歌Project Ara项目,即可以灵活更换CPU、内存、闪存、摄像头等核心组件,消费者只需花费相对较低的钱就能买到配置够用的手机,后续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升级,实现环保又节约的根本目的。
然而,谷歌近期暂停Project Ara项目。对于模块化对于手机行业的发展问题,在已有的报道中,中兴通讯终端市场战略主管吕钱浩曾认为,目前智能手机硬件的快速升级和更换周期的缩短,导致模块化手机最大的两个魅力大幅度减少,第一个是通过模块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第二个是通过模块升级提升智能手机体验。另外还有一个难题现阶段较难攻克,那就是智能手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的层面要有统一的接口协议标准,而并非单一硬件更换就可实现更强功能。
结合上述的种种,是否意味着模块化在手机产业的未来几乎已经注定呢?在笔者看来,当产品内置的功能同质化的今天,在难以找寻到更大的变革点或创新点之时,或许向外延扩寻求产品层面的创新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会成为智能手机发展到现阶段寻找突破的另一个途径。
对此,一位资深的手机领域体验者如此对《财经网》科技表示,无论是深入各种手机卖场,亦或者各类线上平台,当你提出或者输入几个需求特征时,在卖场或者电商平台上映入眼眶的已不再是单一的选择,而是多选,这种情况下选择性的恐惧症患者其实很难有更好的体验。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在对智能手机产品认知不深的状况下也难免纠结。在这一状况下,当你提出模块化的想法时,或许是为消费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购买感知,这样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进行适配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