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第三个扶贫日来临之际,青岛红房子医院院办领导带领医护人员深入青岛市高新区上马镇王家庄,开展精准医疗扶贫帮扶工作。
村委领导与医护人员慰问贫困家庭
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郑文凯表示,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70多岁的专家走进低保贫困家庭
医疗扶贫深入到基层建档立卡提供慈善医疗救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方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创新思路、改进模式,不断寻求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即将来临之际,青岛红房子妇科医院专家组深入到基层,走进青岛市高新区上马镇,为当地因病致贫的贫困家庭送去慰问品,并实地评估扶贫标准,将给予精准医疗帮扶。
医护人员上门送医送健康
连日来,在高新区社区领导的陪同下,青岛红房子妇科医院专家组一行将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送给了该社区的因病致贫家庭。在探望刘秀梅(化名)的一家时,医护人员详细了解了她的家庭困难情况,特别关注孩子教育问题。刘秀梅告诉医护人员说,自己目前病情稳定,只是目前每个月上千元的医疗费让家里有点吃不消,但是有社区领导和社会好心人的各方面照顾,她们一家对生活都充满了信心。在交流时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这让大家看到了他们一家的坚强,也看到了对未来充满着期望。
老专家正在了解患者病情及家庭情况
医护人员还慰问走访了多个低保贫困家庭,陈院长在为这些贫困患者送去慰问的同时,还进行了建档立卡登记工作,对于患有重大妇科疾病的贫困患者,将帮助她们申请青岛慈善总会在院内设立的“大病救助”基金援助,全力帮助这部分家庭实现早康复、早脱贫的愿望。
超过半数特困家庭是“因病致贫”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有数据统计表明,在青岛的特困家庭中,超过半数是“因病”所致。专家指出,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在很多家庭中,往往一人生病,拖垮全家。回想起数年前,青岛台东威海路步行街天桥上出现一位母亲无力支付患白血病女儿的高昂医疗费,而“卖儿子”的一幕时,青岛红房子妇科医院陈院长表示,根治“因病致贫”还需“医疗扶贫”,其实对于贫困户因病致贫,民政部门也有相关的求助政策,如今,随着全面精准扶贫的实施,又开始评定贫困户,对于贫困户实施系列的求助和帮扶举措,在对低保户、贫困户或是残疾人的救助政策中,就包含有医疗救助,此外,他认为先进的医疗技术和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也是解决“因病致贫”家庭困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医院陈院长与村领导侯书记了解村里扶贫成果
将联合更多力量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对于众多因病致贫者,脱贫的前提必须要让他们先解决疾病困扰,以健康为基础,方能实现彻底脱贫。”陈院长强调,“医疗扶贫”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在今后的“医疗扶贫”工作上,他将联合其他更多的社会团体、志愿者、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力求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解决贫病困难。
高新区领导侯主任对于此次红房子医护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精准医疗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告诉记者说,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华丽篇章,是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齐驱的大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青岛市高新区的基层干部们将联合更多的医疗机构,从根源上为社区因病致贫的特困家庭解决根本困难,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村领导侯书记与扶贫慰问小组部分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