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李映 摄影报道
“喜憨儿”源于台湾对心智障碍者的人性化称呼。“喜”字取代惜字,走出疼惜阴影,为孩子规划喜悦与尊严;“憨”字取代笨字,亲昵称呼取代责备语气;“儿”字表示永远的孩子。一直以来,他们被就业边缘化,因为相较于其他残疾人,智障者更难融入社会。
5月13日,全国助残日前夕,国内知名餐饮品牌权味?权金城与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门头沟区残联一道,共同为喜憨儿就业抬建了新平台——首家权味?权金城残疾人就业示范中心落户京西。这一天,权味?权金城将与30名来自门头沟区的残疾人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他们将与企业其他正常员工一样按劳取酬、享受社会保险;这一天,权味?权金城将依托这一就业示范中心研发出更多的适合喜憨儿就业的岗位工种。
北京市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为权味?权金城牵手喜憨儿也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进入2016年,中心进行多方尝试,希望在喜憨儿就业服务中建立平等、尊重的原则,并努力打造残疾人与正常人混合就业的工作场景,使喜憨儿从最初的就业谋生转向尊严就业。在了解了企业需求后,中心积极与门头沟区残联沟通,遴选了一批接受过初级就业培训的喜憨儿,并为企业分派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辅导员,解决了就业示范中心的场地、设备等硬件问题。
餐饮“牵手”喜憨儿的创举,不仅大大拓宽了残疾人就业的道路,也为企业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更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服务领域的企业和从业者,在这一创举的感召下,勇于担当,锐意实践,提供更多的喜憨儿就业岗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