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整合、成本控制、管理加强,盈利能力继续如期向上
2015年,公司将烟草包装印刷、汽车轮毂、信息通信等与当前主业关联度较低的全部非木业资产置出
体系,同时收购部分木业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股权。目前,公司已由原来的多元化经营业务模式,转变为以木业为主营业务、以人造板、木地板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模式。
在此背景下,公司得以专注于人造板和木地板主业的发展:一方面,在地板产业继续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力度,加快新品开发和推广,另一方面,人造板产业通过加强资源采购力度,及时掌握原材料市场
变化情况,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2016年前三季度产品毛利率的增加带来了公司盈利的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来自圣象地板产品结构的优化。
公司前期由于期间费用高企致净利润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公司净利润率5.09%,同期地板企业
净利润率分别为16.25%、5.90%、2.86%。随着新管理层上台后股权激励计划的推行,业务调整后主业的聚焦,公司加强了费用及营运能力的管控,2016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明显减少,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财务费用的降低具体主要是来自子公司大亚木业(黑龙江)有限公司减亏贡献(2015年大亚子公司亏损1.15亿),共驱业绩拐点向上。
公司名称变更,显示发展木地板及推进大家居坚定决心
2016年9月,公司公告拟将公司名称由“
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亚圣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为使公司证券简称与公司名称保持一致,公司拟将证券简称由“大亚科技”变更为“大亚圣象”。
公司名称变更后保留了公司的核心标志“大亚”,同时增加了公司最关键的无形资产“圣象”,目的是为了使公司名称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战略规划、发展方向及业务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和品牌的一脉传承,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亚人造板和圣象地板的品牌影响力,凸显了公司加码发展圣象木地板以及推进大家居战略的决心。
木地板、人造板根基雄厚,全面推进大家居战略,潜力巨大。
(1)“圣象”地板品牌优势明显:公司旗下“圣象”地板是国内全国性强化地板的龙头企业第一品牌。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圣象”品牌价值已达235.92亿元。不仅拥有全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拥有年产4,700万平方米的地板产能。(还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对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进行不断的开发和改善,在同质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016年公司继续加大“圣象”品牌的建设力度,整合市场资源,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2)人造板规模效应显著:公司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人造纤维板制造企业,拥有最先进成套设备,设备生产能力、精度、自控能力均居业内领先水平。公司人造板目前从事的是中高端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年产160多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板和刨花板的生产能力。2016年公司将逐步打造长期稳定且健康的木材采购体系,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不断加大大亚人造板等系列品牌的知名度。
(3)纵横并拓,全面推进大家居战略:圣象大家居战略以木业为核心,将产品类别由原先的单一地板,拓展至当前包括地板、标准门、衣柜、整体厨房和圣世年轮家具在内的五大品类,其中地板产品又涵盖三层实木地板、多层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等多种类型,为顾客提供家居采购整合解决方案。2016年5月,圣象集团与上海友迪斯达成战略合作,联手布局
领域,继续探索大家居升级之路。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落实,长期发展业绩可期。
2016年6月28日,公司发布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拟向共计63名激励对象授予合计34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64%,授予价格为7.04元/股。此次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至所有限制性股票解锁或回购注销完毕之日止,不超过4年。考核目标为以2015年净利润为基数,其后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35%,50%(同比增速分别为20%,12.5%,11.11%)。以上“净利润增长率”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计算依据。若达到解锁条件,激励对象可在后三年分三期分别申请解锁40%、30%和30%。目前限制性股票已授予完成,彰显对公司长期业绩发展信心。
公司资产整合效果继续显现,名称变更显示发展决心,前三季度在毛利率提高,费用率下降驱动下业绩继续拐点向上,同时公司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落实通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结合Q3的超预期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016-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4.5亿、5.4亿,同比分别增42%,20%,对应5.31亿的股本,EPS为0.85、1.02,PE为24、20倍,长期看好,目前总市值108.81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竞争激烈、增速放缓导致解锁条件未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