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沉痛悼念市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严东生院士

沉痛悼念市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严东生院士

欧美陶瓷 

  2016年9月18日5时56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会长严东生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严东生院士于1984年参加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自2000年7月至2011年8月任会长,2011年8月至今任名誉会长,对同学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严东生院士既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也是矢志不渝践行留学报国理想的榜样。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受到海内外学子的广泛赞誉和敬仰。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严东生会长!

  1918年2月10日,严东生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族,刚满月即随父迁往北平(今北京)。在北京,他未读初小,便考上了江苏小学,读了两年高小,就直接考入了崇德中学。1935年,17岁的严东生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29日,北平失陷。正在读大二的严东生转入燕京大学。大学四年,他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转学燕京大学一年后,在全校三年级排名第一。分别于1939年1941年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46年,受原燕京大学化学系主任窦维廉的推荐,严东生赴美留学。他从上海乘“梅格将军”号船直航旧金山,12天后到达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他主修陶瓷工学,辅修无机化学。1949年春,他以全A成绩获得陶瓷学博士学位,被授予四个荣誉学会的“金钥匙奖”,这在毕业生中是罕见的。毕业后,他受邀留在伊利诺伊大学做博士后,继续从事陶瓷等无机材料的研究。

  正当严东生科研之路一片坦途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牵动了游子的心弦。回国的旅程异常艰辛,先是美国移民局提出种种理由,横加刁难,后在香港过境问题上又节外生枝,只能先转道香港再回大陆,总算在香港的第九天买到船票离港北上天津。1950年4月初,到达塘沽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0年4月回国,先在开滦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长,唐山交通大学任教授。后调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任研究员、室主任。1956年,年仅38岁的严东生受邀参与由周恩来总理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定。1962年,严东生出席广州会议,参与制定了我国下一个十年科技规划。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立后任副所长,1973年任所长。1977年参与由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严东生作了一上午的中心发言。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经过与科学家、教育家的讨论,小平同志作出了恢复高考、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这两项重要决定,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1980年,严东生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4-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1984年,根据国家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严东生向中共中央书记处胡耀邦总书记汇报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汇报提纲”,经书记处批准于全院试行。这是中国科学院全面推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使中国科学院的改革开放迈出了关键一步。

  严东生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套耐火材料的生产、检验、测试标准。该标准后沿用甚久,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他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机理和合理选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可行性建议,攻克了这个世界难题,该研究课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他带领团队发明了金属-陶瓷过渡型复合涂层,解决了火箭高速飞行进入大气层时,会因与大气摩擦而损毁的难题,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火箭发动机上。他主持研制的耐高温烧蚀材料也获得成功应用,获得了1981年国家重大发明奖一等奖,这种材料作为“神舟”系列飞船天线窗的框架材料,仍在现役使用。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严东生带领团队研制生产的锗酸铋(BGO)大单晶被欧洲核子中心(CERN)选用,其质量、数量与性能均居世界第一。正是这种晶体,成功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团结学友 情寄“欧美”

  20世纪40年代留学美国的时候,严东生学习之余还身兼伊利诺大学中国同学会主席。回国之后,他将这种与同胞学友之间的情怀一以贯之,和诸多学成归国、图强富国的学者们加入了欧美同学会。

  严东生十分重视欧美同学会的工作。在北京,他多年来兼任欧美同学会?全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并任留美分会会长达十年之久。

  虽然领导工作和科研业务繁忙,严东生对同学会工作始终带头真抓实干,即便因为工作需要常常往返穿梭于京沪,他总是及时催办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亲自主持分会一些重要会议。他思路敏捷,常常有新点子,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他的工作在联谊学友情感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着科教兴国、留学报国,促进成员们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由他领衔组织的美国黄兴基金会系列讲座,邀请各方学者就台海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等主题进行探讨,深受学友们的欢迎。

  与严东生共事过的同学会学长,无不敬佩其敬业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在严东生的带领下,留美分会在京发挥了积极的民间外交作用,吸纳会员三千多名,将留美人士、在京美籍友人和海外美籍同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科研工作的重心一直在上海,严东生又于1984年11月加入了刚刚恢复活动不久的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和冯德培、谢希德等一批科学家组织起在上海的留学生联谊和交流工作。

  2000年7月8日,严东生接替病逝的谢希德先生当选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第六届会长;2003年12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上他再次当选为会长。2007年12月29日,他又一次当选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第八届会长。

  自任会长以来,他高瞻远瞩,海纳百川,广泛团结海内外学人。他秉承同学会民主办会的精神,广开言路,注重挖掘和发挥年轻一代海归学子的潜能与热量。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云集沪上两院院士,就上海的政治、经济、科技、能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言献策。

  他亲自担任“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主任,依托自己在国际学界的声誉,一次次致电致函,广邀海内外学术专家友人,做客上海,将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中国。

  他注重与外国驻沪领事馆的交流交往,积极拓展同学会民间外交的舞台。严先生非常关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组织发展,在他担任同学会会长11年间,同学会会员人数从4000多发展到近9000人,分会从30余个分会发展到近50个分会。他还创立了常务副会长轮值议事制度,将热心同学会工作的学长们紧紧地团结在组织的周围。严先生是我国优秀的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

  2016年8月20日上午,同学会现任会长吴启迪、常务副会长臧广陵上门看望严东生老会长。98岁高寿的严老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依然关心留学人员事业。交谈中,还回忆起中国科学院如何打开国门以及中美科技交流的往事。然而,不到一个月后,尊敬的严会长却与我们天堂人世两相隔。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愿严会长一路走好!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