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斯米克集团和江汉大学就医养教等方面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签字仪式中,斯米克集团介绍了近年来向大健康领域转型的工作进展,对江汉大学领导班子对于双方合作的支持表达衷心的感谢,对海峡两岸在医学和教育领域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江汉大学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政策有导向,社会有需求,企业有意愿,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新的改革开放条件下医养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双方在合作上寻求最大共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医、教、养、研、产”一体化的共同愿景。
公司自明确开展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战略转型方向以来,主要侧重于外延式并购股权或轻资产合作经营(比如公建民营),接触了各类型不同业务的并购标的企业或合作单位,鉴于并购或合作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一般会先由斯米克集团(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关联单位)进行前期工作,以降低上市公司的风险。目前斯米克集团已陆续和一些国内外的医疗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一旦合作模式明确,条件成熟时,再转交由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运作。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
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1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7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0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111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98人。有双聘院士1人,“楚天学者”12人,二级教授14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专项津贴及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人才,16人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
学校设有武汉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等54个科研机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7亿元。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图书馆藏书212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中外文期刊22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5个。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武汉,服务社会,力争早日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概况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是武汉市“110联动”医院和武汉市社保、商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约45亩),建筑面积52630平方米,其中医疗业务用房30800平方米。就医环境优美,住院病房均配备有中央空调、中央吸引、中央供氧、电视、电话、独立卫生间,24小时供应开、热水。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在岗职工700多名,有教授、主任医师二十多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五十多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三百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武汉市优秀专家称号1人,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3人,武汉市卫生系统“5?1?1”人才3人,武汉市医学新秀1人,武汉卫生十大杰出(优秀)青年1人。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病床设置510张,设有临床科室23个,专业学组48个;医技科室11个。其中普外科为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重点学科,著名外科专家、首届“中国医师奖”得主张应天教授为学科导师和奠基人,开展省内首例、国内首创的特色手术多项,完成高难度、复杂手术能力强是该科特点,该科2006年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誉。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以及疼痛科、耳鼻喉科等一批特色科室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诊疗设备先进。拥有洁净手术室、ICU和CCU病房、1.5T磁共振、64排CT、ECT、DR、超声内镜、电子内镜系列、腔镜手术系列、PCR检测仪、血液透析机、血液滤过机、高档彩色B超、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病理快速切片系统等一批现代化诊疗设备。
作为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承担江汉大学临床医学大课和临床见习、实习任务,年教学量达五千多学时,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科学、实验诊断学和护理学等临床教研室12个。近10余年来完成科研成果54余项,其中达国际先进水平15项,国内领先水平30项,国内先进水平7项;其中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5项。70余人在136个医学专业学会任职,其中有22人担任主委、副主委、常委、常务理事。
几十年来,医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以学科建设为抓手,重视人才培养,构筑专业特色,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以“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实现管理创新;通过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实现医疗技术水平创新;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实现医院形象创新;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建立激励机制,实现经营方式创新”为工作重点,以“质量过硬、收费合理、服务优良”三要素为标准,不断深化医院改革,加强学科建设,规范医院管理,追求优质、高效、低耗,医院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8年以来医院连续获“市级文明单位”和“区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8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8年被湖北省卫生厅评为“2005-2007年度湖北省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