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背靠百胜的小肥羊 大树底下难乘凉
火锅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美食之一。作为曾经的“中国火锅第一股”、连续蝉联行业收入冠军,小肥羊这个品牌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也并不陌生。不过从上市、摘牌到被餐饮巨头百胜收购以来,不少市民也注意到:这个昔日火锅业的老大店面却越开越少,“嫁入”豪门的小肥羊究竟怎么了?
西安部分店面已消失
以2012年为坐标,之前的四年里,小肥羊在火锅业仍然像教科书一般,成为“中国火锅第一股”、“嫁入”豪门成为肯德基、必胜客的表兄弟,并被写进各种各样成功学的案例之中。最近四年,背靠餐饮巨头百胜集团这颗“大树”,小肥羊却频频传出关店、客流量下滑等消息。
小肥羊曾以43.3亿元的营业额位居全国餐饮企业百强第二,全国门店数量最高峰时达到721家,但到了去年末,小肥羊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只有200多家。
华商报记者本周以顾客身份在西安部分小肥羊门店看到,有的店面在就餐高峰时生意不错,但也有店面的店员反映“客流量不如以前。”
因信息未更新的缘故,华商报记者6月28日按照某网站提供的“小肥羊西安全部分店指南”走访发现,8家店面中有一半已经联系不上,丰镐东路、未央路分店均已消失或者被中小学教育机构取代。另据小肥羊官网数据,目前西安主城区的小肥羊火锅餐厅一共有4家,另在户县等郊县也有店面营业。
曾是“中国火锅第一股”
“嫁入”豪门后退市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小肥羊在全国曾拥有超过700家门店、经营收入连续三年冠绝火锅行业,也曾是“中国火锅第一股”——2008年6月,小肥羊在港交所上市,更早在2006年7月,其已引入两家私募基金2500万美元的注资,开餐饮业吸引国际资本的先河。
小肥羊的上市之路只有短暂的3年零8个月。2012年2月,当百胜集团完成近45亿港元的私有化方案后,小肥羊摘牌退市,与肯德基、必胜客一样,成为百胜麾下的一员。
“由一家300平的店面起家直到‘嫁入’豪门之前,小肥羊的发展都堪称完美。”从事餐饮业多年的张可(化名)曾与小肥羊在招商方面有过合作。他表示,在餐饮连锁行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没有资本的助推很难有作为。“从这个层面来说,当时的小肥羊很成功。”但是资本介入也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被扭转,“本来业界看好小肥羊能整合内蒙古的羊肉产业链,但最终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从遍布街头巷尾的火锅店不难看出,国内消费者对这种美食的喜爱程度。但庞大的市场也吸引着资本与品牌不断加入,目前全国火锅商户已超过35万家,竞争者的壮大对小肥羊的江湖地位形成明显冲击。在中国饭店协会排出的“2016中国火锅餐饮集团20强”中,小肥羊仅位列第9。
百胜将炸鸡卖到全球
为什么曾经排名第一的火锅品牌被百胜集团这个洋品牌收购之后,却遭遇滑铁卢?
有报道称,已经离职的小肥羊员工将问题归咎于资本收购后的标准化管理,并认为“通常情况下,很多本土品牌的优势会在收购后变弱”。
陕西知名餐饮人士冯保荣也赞成这样的观点,百胜收购小肥羊以后,按照自己做标准化餐饮的模式来操盘小肥羊,而火锅属于中国特色餐饮文化,标准化的餐饮要求并不适合小肥羊,这样的差距对百胜来说有些水土不服。能将炸鸡文化做到全世界,却难以将小肥羊做成功,更多的成分应该是对餐饮文化的理解不同。
“吃火锅是‘最原始’的餐饮做法。”在西安经营火锅店的方杰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良,火锅种类的划分更加细化,比如以“麻、辣、烫”著称的重庆火锅属于南派火锅,还有以涮羊肉为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等等。显然,火锅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餐饮文化,很难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去“经营”,消费者味蕾的感受需要多元化。
“火锅在内的餐饮行业已经从无差别消费进入了有差别消费的阶段。”陕西经典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林指出,有差别消费的需求是什么?一是特色二是实惠,“小肥羊等不少传统火锅在经营上过于单一,不进则退。”华商报记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