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市消费领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市服务委统计发现,市民在吃的上面最舍得花钱,超市销售额中生鲜食品贡献最大,另外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但穿戴上没有往年舍得花钱,各大百货商场春节期间营业额同比下滑5%—10%。
商超拼得挺费劲
我市部分商场反馈,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这个春节长假,商场销售额普遍比去年同期下滑5%—10%。今年商场的客流高峰出现在除夕前两三天和正月初四、初五,尤其是初四、初五两天,很多市民走完亲戚后就逛商场消遣,但据一些柜员介绍,顾客是逛得多,买得少。某品牌专柜销售员介绍,去年过年前后,平均日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而今年少了30%。所有百货品类中,珠宝销售居首位,尤其是黄金,因为临近情人节,再加上黄金在过年的一周内涨了7%,目前为350元一克,很多人买涨不买跌。销售第二名是服装,其中运动类最畅销,鞋类排名第三,某商场平均每天售出二三百双鞋。
各大连锁超市则表示,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下滑了8%—10%,其中除了酒水饮料类同比下滑3%外,最“拖后腿”的是洗涤类和化妆品类,一方面是家庭购买需求减弱,更主要的是团购少了60%以上。
“吃”消费最坚挺
虽然各大超市销售额同比普遍下滑,但“吃的”最坚挺。生鲜类是过年的最大赢家,超市里不少特价水果、青菜在除夕上午几乎被抢购一空。因为顾客现在消费意识提高,车厘子、火龙果、椰子等贵族水果比往年卖得好,单价稍高,所以水果区营业额比去年略高3%左右,肉类和熟食类也表现不错,销售同比去年基本持平。
我市服务委数据显示,从对我市十五家重点餐饮企业监测情况看:春节期间酒店上座率同比去年有所上升,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有10.4%左右的增幅。特别是除夕夜消费火爆,而人均消费50元—70元的年夜饭成为消费主流。
从年夜饭的菜单上看,市民更偏爱家常口味,如锅包肉、猪爪、农家肠等传统菜品拔得头筹,而像基围虾、鲍鱼、大螃蟹等“高大上”的海鲜,点菜率则比往年少了。而在节日后期,甜品店、茶餐厅、西餐厅等“轻饮食”场所,因为既能点餐又能提供棋牌类等玩乐项目,则成为中青年聚会就餐的主要场所,从正月初二晚上开始,每天客人都络绎不绝。由于商家通过各大网络平台的大力促销,使团购、微信订单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