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申宝,安徽中州茶业公司董事长,庐江县恒福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庐江县恒禽业福养殖场场长,庐江县第一届党代会代表,庐江县第一届、第九届人大代表,2003年被评为第二届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他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不仅将创办的企业打造成全国百强茶叶企业,同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茶叶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亩。

季申宝在茶园查看茶树生长状况

季申宝在车间抽查筛选过的茶叶
小镇传统种茶
柯坦镇位于庐江县西南,大别山余脉绵延,海拔594米的牛王寨为合肥市最高山峰。境内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平畈,群山环抱、古树参天,万亩茶园清香怡人。
柯坦镇盛产茶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茶的传统,制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与色香味形俱佳,每当新茶上市都供不应求。这里的一位农民企业家季申宝自主创业,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江北第一茶厂,年加工精制茶达300万斤,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茶农以诚实劳动致富,创造了显著业绩,深受当地群众赞誉。
茶叶作坊开张
季申宝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退伍回到家乡后,他思索着自身的出路。“当时家里只有1亩茶园、5分田地,一年五六百元收入,我父亲要养活一家六口人。”季申宝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家中的情况,住的是4间草房,生活处在贫困线上。
为了寻找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季申宝东借西凑了500元,买了1台旧设备,不懂技术就步行四五十里到舒城茶厂虚心请教,1984年他利用自家住房办起的私营茶叶小作坊开张了。“近的地方挑担子,远的地方骑自行车,通常带个五六十斤外出。”季申宝最远的地方是到邻近的桐城售卖茶叶,“每斤茶叶卖9毛或1块,能赚个1毛、1毛5就算不错了。”
救活村里茶厂
到了1985年,添置了杀青滚筒、茶叶揉捻机、烘干机茶等一整套生产机械,季申宝的茶叶小作坊规模扩大了,不仅为自家种植的茶叶找到了销路,同时解决了周边几个村的卖茶难问题。
油坊村有一个集体茶厂,陷入困境出现生产下滑趋势,已经闯出路子的季申宝,1987年毅然大胆地承包了茶厂,“按照个人承包、集体经营的要求,我和村里签订了4年合同,第一年上交27000元给村里,以后10%递增。”季申宝接手后当年茶厂就创纯利4万元,使企业走出了困境。
买断镇里茶厂
上世纪90年代的柯坦镇茶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负债累累濒临倒闭,1997年企业改制拍卖,季申宝一举中标,以16.5万元将茶厂全部买下,改革管理体制,茶园更新换代引进了十几个茶叶新品种。
“名优茶叶手工制作,一般茶叶机械制作,当时的粗制茶年加工量20万斤,销往浙江、江西、上海等地。”季申宝不满足这一成绩,“2001年又增添了精制机械,能够进行茶叶精加工了。现在的4个茶厂分品牌生产的名优茶有‘潜川好茗’、‘皖川沁茗’、‘柯坦香茗’、‘中州茶季’等。2012年开始自营出口贸易,‘珍眉’远销到北非、西非、东欧等地。”
通过技改和优化,季申宝的茶厂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逐步形成种茶、制作、包装一体化运作模式。
创立茶叶名牌
季申宝认识到创立茶叶名牌的迫切性,他邀请皖浙两省的茶叶专家指导研制开发了“潜川好茗”,先后荣获2010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和2015中国(安徽)第9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去年畅销国内市场并接到几十笔出口订单,为庐江县茶叶赢得市场主动权与竞争力。
如何解决春茶冬饮不走味、不变质的问题,使人们能在不同季节都能喝到原汁原味的绿茶?季申宝1997年投资12万元建起一座茶叶冷藏库,填补了当地空白。在提高茶叶质量的同时,他还不断挖掘茶叶文化品位,在包装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有袋装、筒装、礼品盒装等各种特色,受到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青睐。
开发夏茶价值
过去,茶农们只习惯采摘春茶,不注意挖掘夏茶的潜在价值。季申宝发现了商机,夏茶虽没有春茶鲜嫩,但生长日晒期长,茶味浓,炒制出来的茶叶香型独特,韵味悠长。2003年6月,他在镇财政所扶持下,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皖中最大一家精制保健茶生产企业,每亩夏茶可采制10—15公斤,每亩可增加收入200—300元,全镇近万亩夏茶累计可增收200多万元,一般茶农每户可增收千元左右,使过去一度无人问津的“老茶叶”成为保健茶精品走向市场。
合作才能共富
由于保健茶制作需求量大,本地茶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季申宝整合资源,2010年筹资3000多万元,在庐江县经济开发区建设了2000吨精制茶加工基地,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年纳税50多万元。保健茶很快成为国内外市场俏销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安徽省中州茶业有限公司也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季申宝吸纳200多户茶农入股,其中残疾人60余人,组成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资源共享、民主化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实现利润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分红,带领他们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多种副业并举
皖中最大的种鸡孵化基地,是恒福禽业养殖场和庐江县恒福养殖专业合作社创造的业绩。季申宝2007年投资500万元兴办恒福禽业养殖场,每年养殖种鸡2万只,每轮孵化鸡苗600万只,形成孵化、养殖、宰杀、冷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
2008年,他又牵头成立了恒福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系养殖农户305户,从事肉鸡、蛋鸡养殖,每年养殖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季申宝还带领农户开发周边的荒山野岭500多亩,种植香樟、桂花、红枫等经济树木,100多农户从中受益。
致富不忘公益
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季申宝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却没有忘记扶危助困、奉献爱心。他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春节都拿出一定资金支持困难农户过年、为特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捐资修通山村机耕路、出资修建油坊小学校舍、为两个村民组架设专用电线,每年还为当地群众举办两至三次培训班,无偿传授茶树种植和茶叶制作技术,多次被评为镇、县、市“优秀共产党员”。
“每年三、四月份开始收购制作名优茶的鲜叶,每亩茶园能为茶农带来八九千元的收入。”茶叶已成为庐江县特色农业,也改变了过去合肥市不产茶叶的历史,季申宝说,“从最早的绿茶到后来的乌龙茶,我们生产的品种系列不断扩大,精心研制的红茶‘合肥红’也很快就要上市了,一定会给大家带来香醇可口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