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公益微电影海报

紧张工作的绵阳微电影人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记者 彭雪 文/图)日前,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获奖作品揭晓,由绵阳微电影协会报送的公益法治微电影《暖冬》,从17个国家的2498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亚洲微电影评选最高奖项——金海棠好作品奖。
11月25日,中国微电影明星大典粤港澳“金种子奖”颁奖盛典在深圳举行,绵阳微电影协会负责人杨伟作为颁奖嘉宾为明星颁奖……
与此同时,近段时间以来,绵阳拍摄的多部微电影在CCTV微电影频道、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四川电视台等多个电影电视频道轮播;绵阳微电影人拍摄的多部影片在腾讯、中国网、搜狐、凤凰网、酷六、PPS等全网微电影首页推荐,点击率上千万……这标志着,绵阳微电影事业走过寒冬,迎来发展的春天。
艰难创业
首个微电影协会诞生
自2010年起,杨伟陆续投资上百万,联手“腾讯10大网剧导演”姜联试拍微电影。在杨伟看来,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时间贵如金的今天,微电影必将大行其道,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一台摄像机、500元钱买来三个灯和一个脚架,没有话筒跟人借,没有摇臂用人字梯,没有演员找朋友客串,没有道具购买材料自己做……就这样,绵阳微电影起步了。2012年,杨伟领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微电影协会——绵阳微电影协会,绵阳也因此成为中国微电影发源地。
2013年6月26日,他们拍摄的首部作品、禁毒公益微电影《瘾》在腾讯网、央视网、新浪网、酷六网等被首页推荐,点击率两天就达到1700多万。该片还成为腾讯视频电影频道2014发行影片。之后,他们又相继拍摄推出消费维权故事《胎》、《淘》等微电影,每部点击率一周都达到了500多万。但由于网络版权没有付费的关系,他们拍摄的微电影虽然深受大众喜爱,但却没有任何收益。
优良设备与短缺的资金,永远是产生高质量作品面临的最大困惑。剧组运行、演员的吃喝、出行费用……花钱如流水,但为了让拍出的作品有竞争力,杨伟陆续投入的资金已超过百万元,但却一直是只闻掌声未见效益。
政企合作
开启公益微电影拍摄之路
绵阳微电影的影响力引起了主管单位市文广新局的高度重视,为助力绵阳微电影发展,市文广新局在为微电影协会和单位申办手续时,给予大力支持。市文促会还为微电影发展搭建平台,为下一步成立绵阳微电影创作基地奠定基础。
杨伟与科创园区工商局合作,共同打造了公益微电影《情人节的投诉》。新颖的宣传方式,让合作单位很赞赏,还给了他们一笔小额成本费,微电影上线后,仅两天时间,点击率就超过100万。这一次小小的成功,让杨伟脑洞大开,何不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走公益微电影拍摄之路,这样或许能让陷入困境的绵阳微电影“解冻”。
于是,绵阳微电影协会和市工商局合作,打造了全国工商系统首部室内系列剧《嘻哈工商之女子工商所》,影片用喜剧手法,诙谐俏皮的对白,切合时尚的笑点,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学习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影片在短时间内,创造了上千万的点击量,网友好评如潮。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中国市场管理网等争相报道。该剧还被列为2015年绵阳优秀文艺特别扶持项目,这一切给了杨伟和绵阳微电影人极大的鼓励。
之后,绵阳微电影协会又与涪城区司法局、法院、国税局、检察院、地税局等单位联合拍摄和制作了10余部公益微电影,还承办了涪城区第一二届法治微电影大赛。由于法治微电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剧本到拍摄,加入了诸如搞笑、个性人物等,受到受众追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有效推动了普法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微电影属于单位定制,邀请拍摄的单位会付一定的成本费用,这也让绵阳微电影走出困境。
互联网+
实现走出去引进来
“网络播放得收费才行,否则,只能保本!”为了加快绵阳微电影发展,作为协会负责人的杨伟在与单位企业宣传营销嫁接的同时,与网络合作单位洽谈版权,邀请国内其他地市州城市微电影协会共同筹建了中国(地市州)微电影联合会,整合共享优质资源,共享融资、拍摄制作、推广等产业平台,并不辞辛苦远赴北京、天津、西安、安徽、宁夏、云南等地开展技术学术交流。
此外,绵阳微电影协会开始把目光放远,关注食品交通安全及教育,与市食药监局和绵阳一餐厅合作,拍摄了以爱情故事说食品安全知识的《爱的味道》,与市交警支队合作拍摄交通安全系列微电影,与市公安局合作《特警突击》、《反恐特击》等公益微电影,还与东辰学校合作拍摄《妈妈想我给她写封信》等教育微电影。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绵阳微电影人还将为非遗传承人量身定做非遗文化传承的微电影等。
不仅如此,绵阳微电影协会还组织举行公益性大赛,选出需要的“明星”,比如开展“2015绵阳追梦之星少儿模特暨微电影童星大赛”活动。这项活动在绵阳启动的同时,还在河北、贵阳,安徽等地相继启动,达到了绵阳发起辐射全国的目的。绵阳微电影协会还主动走出去参加“中马国际青年微电影艺术节”系列活动,学习、交流、互动,为绵阳微电影走出国门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绵阳微电影协会还利用“互联网+”打造微电影推广平台,与本地新媒体、自媒体打造生活微电影平台,对绵阳微电影进行推广。与生活类自媒体打造了《馒头街访记》、与绵阳微社区生活、绵阳电台打造生活短剧《天天想不到》等,受到群众欢迎。为了推广微电影,微电影协会安排专人与绵阳广播电台、博纳影院,中环影城等单位达成长期相互宣传共赢协议,用人力和
拍摄技术与影院换取电影映前广告时段。与CCTV.IP微电影频道及各种网络视听节目、轮播平台等主流权威媒体合作,打造传统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微电影创
意、生产、传播产业链,搭建多媒体互动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