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盐碱滩上播绿生金--大安市推进绿色发展

盐碱滩上播绿生金--大安市推进绿色发展

稻花香  

近年来,大安市做好盐碱地利用这篇大文章,迎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的喜人局面。

昔日不毛地 如今稻花香

千顷碧波腾细浪,微风浮动稻飘香。今年,大安市四棵树乡建设村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水稻又喜获丰收。

2011年,来自京城的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建设村签订了承包合同。2012年4月开始,公司采用清华大学专利技术,利用脱硫石膏一次性改良土地,加投有机生物肥提高产量的办法,试种了60公顷水稻。看着绿油油的稻苗和成熟后金黄的稻穗,村民们看到了希望。2013年,华清公司试验田扩大为200公顷。今年,他们承包的1500公顷土地全部开发为高产水田。改良前,这个地块属于松嫩平原苏打型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改良后,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第一年土壤平均pH值由10.46降至8.38,碱化度由64.52%降至15.62%。 2012年以来,基地一期改良土地连续四年进行了水稻种植示范,平均亩产从300公斤到500公斤,产量逐年稳步增加,所产大米经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所有指标均合格。

“一出门便是大片白得耀眼、满目荒芜的盐碱地,偶尔能看见一两簇黑红色的碱草,在风沙中摇曳。有风的时候,碱面儿随风而起,白色的烟尘铺天盖地,四处弥漫,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曾经来过这里的人,这样描述盐碱地当年的情景。

盐碱地顽固难治被称为“地球之癣”。大安的盐碱地面积多达180万亩,无法有效利用。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大安市决心打一场开发盐碱地的攻坚战,用绿色激活沉睡数百年的盐碱地。

让焦渴龟裂的盐碱地长出水稻,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经过多次跑省进京,2006年,总投资达26.95亿元的吉林西部土地整理工程上马。

经过七年的建设,大安灌区内水田区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保护等四大工程的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一片片绿油油的良田,一块块平整的土地,一方方清澈的水塘,一条条修葺一新的防渗渠,无不彰显出土地开发整理带来的活力。全市有14个乡镇、90个行政村和5个场站受益。

“昔日的盐碱地将成为大粮仓”,种田大户寇占友看到了这一潜力,毫不犹豫地承包了500公顷。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盐碱地里长出了“金稻穗”,今年他承包的200公顷土地,每公顷产量都在万斤以上。

2015年,盐碱地开发成的水田区具备种植条件的面积为31.5万亩。截至目前,灌区精平面积达到60390亩,引水泡田面积31485亩,稻田种植面积13185亩。

“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后,大安将新增优质良田80万亩,年增产粮食10亿斤,项目区内11万农民年人均增收1900元,同时可恢复湿地100万亩,将再造大安农业。”大安灌区负责人高明远欣喜地对笔者说。

大安,一座吉林西部秀美的米粮川正崛起于嫩江之畔!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1 )
  • 字数 ( 1130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