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别拿粉丝当提款机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于穆铭 一句话证明孙俪对邓超是真爱,别逗了,能参演《恶棍天使》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凭借着《芈月传》《奔跑吧兄弟》《恶棍天使》,邓超和孙俪垄断了整个12月的娱乐圈。不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邓超一边在微博刷好评,一边享受“刷脸套现”的成就感时,粉丝数也一夜之间“凋零”16万。尽管这件事情被媒体渲染之后显得有点夸张和失实,可我们仍不禁要问,那个红极一时的吸粉红人,为何一夜之间就能被打回原形?
《恶棍天使》的票房有多火,它的口碑就有多烂,豆瓣上有54%的人给它打出了一星的低分,不少观众甚至恳求豆瓣开放负分打分系统。邓超不负众望地再次饰演狂躁症患者,强行装嫩、造型雷人。连最大的颜值担当孙俪,竟也开始色衰了,装疯卖傻,让她自《甄嬛传》积累下的好评荡然无存。有编剧俞白眉在,《恶棍天使》的基调已经能猜个七七八八了。但有导演邓超在,你就永远猜不到,他的下一部电影还会有多糟糕。
自《分手大师》开启自导自演模式后,邓超在一轮轮的口碑论战中,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在他和论战对手之间,少有交流和碰撞,多是自说自话。能接拍《烈日灼心》这样的电影,说明他完全懂得什么叫好电影,但聪明如邓超者,自然更明白,什么样的电影能便于从粉丝那里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他明白自己的拍片缺陷在哪里,因此懂得如何避重就轻,忽略文本而大谈商业,承认缺点但主要表扬优点。
对于如今的电影市场而言,巨大的粉丝群体确实能引发营销效应,从《港囧》《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无一不印证了这个道理。但这种纯靠刷脸带来的只能是暂时的繁华,并不能成为常青树一般的存在。粉丝经济的形成,根植于粉丝对明星的信任,继而与其建立起情感纽带,但当明星开始以恶意圈钱为目的透支人气时,粉丝便会感到被愚弄和欺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星不能把粉丝当成自己的提款机,疯狂兜售自己的劣质产品。不管邓超、孙俪如何将《烈日灼心》《甄嬛传》当作自己的代表作,但粉丝想起的永远是《恶棍天使》。到那时,两人做多少慈善公益活动也无法逆转这残酷的记忆。
不管是《恶棍天使》,还是《唐人街探案》,都是明星喂粉丝吃的一剂兴奋剂。药劲过了,观众才知道刚才在银幕上看到的,只是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