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乐队现场配乐 钢琴对白助兴无声电影

乐队现场配乐 钢琴对白助兴无声电影

阿尤  

□本报记者 常雄飞

11月17日下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安仁校区礼堂里座无虚席,同学们都期待地望着台上摆放的架子鼓、钢琴、小提琴,这不是什么偶像天团来学校演出,而是成都举办的第一场无声电影现场配乐活动。放映的无声电影是德国名片《最卑贱的人》,3位来自阿尤莎·齐默曼乐团的德国艺术家让现场数百名观众穿越到100多年前的德国故事当中。

没字幕听音乐就够了

电影放映开始,《最卑贱的人》的黑白色调让整个礼堂显得灰蒙蒙一片,就像时光倒流一般。3位艺术家的乐器前各有一盏小小的射灯,谨慎地照着乐器和乐谱。艺术家们的动作非常小,怕抢了老电影的风头,不过由于这种形式非常少见,现场观众的注意力依然在他们身上。

小提琴声首先响起,像柔美的女中音在为电影旁白一样,有一种连绵起伏的感觉,不紧不慢非常稳定。钢琴更多时候就是电影中人物对白的台词,充满跳跃的律动弹性,让人能感觉到主人公的情绪,说话语气的抑扬顿挫。吵架的时候,钢琴旋律飞速跳跃迸发,短促有力。抒情的时候,旋律悠扬,温柔清净。架子鼓则负责电影的节奏情绪烘托,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急促,而且架子鼓也肩负着和现场观众沟通的作用,鼓手会根据观众的反应,改编一些节奏,即兴多出几个小节配合观众情绪。

不少观众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看电影都很分心,15分钟之后,才慢慢习惯,忘记了艺术家的存在,被音乐带入到电影情节当中去了。“电影原声听得多,现场伴奏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刘力扬同学告诉记者,“艺术家们配合得太好了,每一段音乐都和电影人物、情节那么契合。”

新方式推荐老电影

《最卑贱的人》改编自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以喜剧的手法和结尾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这部77分钟的默片,由德国无声电影大师卡尔·梅育编剧,茂瑙导演,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部影片毕竟是1922年拍摄的作品,虽然画面已经后期修复过,但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完这部77分钟长、还一声不吭的电影,依然是有难度的。现场多数同学表示,如果单独看无声老电影需要很大的勇气。

乐队小提琴手塞布丽娜·齐默曼的父亲阿尤莎·齐默曼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乐团。他在世的时候,就积极参与到为无声电影重新谱曲的项目当中,已经为400多部无声电影谱曲。塞布丽娜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和乐队的其他成员一起在柏林、悉尼、纽约、戛纳、东京、马德里、巴黎、罗马、莫斯科等地演出过。去年她和钢琴手马克·博格尔斯基、打击乐手马库斯·斯坦纳一起到北京,为无声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配乐。今年除了北京之外,又特地增加了成都站的演出。

这次活动的策划人,歌德学院公共事务部主任冯硕告诉记者,阿尤莎·齐默曼乐队的成员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在做配乐项目的时候才聚在一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无声电影都重新做了数码修复,清晰度、亮度都得到了恢复,但要让年轻人真正静心去看还是不太可能。乐队推出为无声电影现场配乐之后,在全球获得非常好的反响。“这次在成都反响也非常好,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再和成都影迷交流。”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