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跃 赵小亮
通讯员 公为强 张楠 龚艳艳
“亲,谢谢您的好评。同时也请对我们的蜜桃销售服务多提宝贵意见”,记者刚见到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朱家坡的刘乐泉时,他正在和网上顾客亲切交流。
刘乐泉大学毕业后便返乡创业,成立了蒙阴县宗路果品合作社,主要从事蜜桃种植、销售。自去年以来,刘乐泉通过涉农金融机构设立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与果农、农民合作社等蜜桃上游供应链通过POS机、网银、手机银行等机具实现了方便快捷的非现金支付交易,与下游客户则借助非现金支付工具通过电商平台交易,蜜桃销售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今年销售收入已突破2亿元。像刘乐泉这样的例子在蒙阴已不是个案,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村电商数量已达367户,几乎村村都有从事农村电商的商户。
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助农户“飞”上“云”端
山东省蒙阴县是“中国优质桃基地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达到10亿公斤,产值30亿元,往年以现金交易为主的农民通过涉农金融机构设立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纷纷“飞”上“云”端,开启了电子商务新征程。目前电商交易数量已占全县蜜桃销售总数的20%,并且呈现不断上升态势,电商已成为全县的主要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已达10.32亿元,电商发展指数已进入全省前20名。
“近年来,人民银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不断建设和优化农村支付环境,专门成立了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为农村电商经营者的商品购销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极大地促进了经营业者的自身发展,也为全县农产品的交易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人行蒙阴县支行行长侯建刚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为优化支付环境、提升交易效率,推动农村电商业务发展,人行蒙阴县支行先后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开展10余次深入调研,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支持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分析,出台《蒙阴县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电商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区,依托助农取款点建立50个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为附近的电商经营者提供非现金支付的机具配备、操作培训和POS流水贷等小额贷款业务。
多元支付载体成就农户提效增收
根据农村电商经营者地处的环境、支付习惯、发展层次等不同要求,人行蒙阴支行组织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站为电商经营者量身定做了金融支付服务工具。为116家配备了移动POS机,245家配备了固定POS机,43家配备了农金通,142家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131家开通手机银行业务,244家配备银行贷记卡,为113家办理金额786万元的POS流水贷。同时,根据需要组织涉农机构开展了8期支付业务培训班,对支付业务风险进行系统的培训;在50个金融服务站均设立“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知识展台”,对最新的支付工具或方式进行详细的展示,并由服务站工作人员引导办理相关业务,满足支付需求。今年以来,全县农村电商经营者共通过POS机、网银、手机银行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交易82200余笔,交易金额9.56亿元,农村地区现金投放同比减少35%。
田野里,忙碌中的刘乐泉一再对记者说:“如今收款付款的方式这么多,合作社电商业务的发展多亏了银行的同志们!”据了解,去年合作社利润增长了35%,今年又增长了43%,销售范围已遍及全国各地,今年还成功出口新加坡。合作社也刚刚作为临沂市唯一一家合作社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