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卡乐咪∣“笨”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

卡乐咪∣“笨”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

卡乐咪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父母会把“你真笨”挂在嘴上,殊不知,其中却有让孩子真的“变笨”的隐形“毒素”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小编在求学的过程中,导师曾对小编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就算学习成绩再不好,也不该被成人贴上“笨孩子”的标签。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弱点,更要善于欣赏并发现孩子的优势,给予适当的鼓励。
曾有科学家做个这么一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中,只要当梭子鱼饿了,张开嘴,就能把小鱼吞进肚子就行。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们用一个玻璃罩住此鱼一段时间后,众人发现,当梭子鱼撞在瓶壁次数逐渐变多时,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放弃捕食其它小鱼的努力。甚至最后,科学家们取走套在梭子鱼外的瓶子后,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身边或嘴角游来游去时,它都不会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小编提示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好似梭子鱼,天生就有探索世界的需求。但是,当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总是受到外界的否认和不认可,他们就会像前文中所提到的梭子鱼一样,历经无数次碰壁和绝望后,梭子鱼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逐步产生绝望。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其实就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他曾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
你都做了哪些让孩子变“笨”的愚蠢之事

第一件事:“我”怎么总是赢不了
经过很多育儿信息的吸收,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已了解到,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也愿意抽出一定时间来和孩子进行游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我们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如果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而我们又不和他们做任何讲解和示范,孩子在经过多次尝试都失败后,那么孩子的成就感会越来越低,甚至不用其它人说,他就会觉得自己很笨。
小编提示
若是孩子的生活中,所体验到“赢”的感觉很少,甚至没有,那么最终,他们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畏手畏脚的孩子。但是小编要提醒各位家长,并不是说,每一次体验都要让孩子在不受挫折的情况下直接让他们获得“赢”的体验,而是可以在孩子遇到障碍的时候,给予一定鼓励和引导。让孩子通过克服困难和障碍后,再获得“赢”的感觉。
第二件事:大量的负面暗示入
曾经有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从此,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小编提示
通过前文这个故事,小编想让家长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无意间都充当了“巫婆”这个角色——“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王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意无意地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在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小编试问各位家长:孩子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真的很“笨”呢?
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真的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我是真的很“笨”的感觉。
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变“笨”,请继续往下看

第一: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愉快的体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成功的体验是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对孩子来说,探索即学习,孩子是通过探索世界来发现世界的,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可以让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
第二: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
看到这里,有很多父母会问,是不是今后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就不要给孩子任何挫折了?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成人立即就为他们解决?事实其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无论学习、生活、游戏等不可能每一次都一马平川,不遇到任何挫折,如何给予孩子客观的评定和引导是一门艺术。
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父母对孩子的失败经历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我们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他们,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但是勇敢、聪明、自信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最后,小编想和各位家长分享一句育儿经验:允许孩子的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亲子活动产品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