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和风煦日百花盛开,花间飞舞的小蜜蜂们抓紧时机从事它们的甜蜜事业,同他们一样辛劳的还有养蜂人。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养蜂人,家住青县新兴镇枣园村。
五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戴光俊家的养蜂场,院子不大,整齐排放着数十个蜂箱,这是蜜蜂生活和酿蜜的地方。成群的蜜蜂嗡嗡的在院里飞舞徘徊,戴光俊坐在其间,小心翼翼的用刷子刷掉蜜蜂巢脾上的蜜蜂,用刀割下蜂胶,露出金黄剔透的蜂蜜。戴光俊把巢脾放进摇蜜机,随着摇把的转动,里面的巢脾飞快地转动起来,蜂蜜被甩进桶里,再经过过滤,就形成了清香甜蜜的成品蜂蜜。熟练完成一系列工序后,戴光俊还要检查蜂箱,管理他的蜜蜂部队。
“三天卵,六天虫,十二天蛹”。采访中,说起蜜蜂的习性,戴光俊滔滔不绝,俨然一副养蜂专家的样子。十年间,从兴趣养蜂、业余养蜂到后来,戴光俊干脆变成了专业养蜂,没有人传授养蜂知识,戴光俊就买书自学,并且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蜂秘诀。
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就到了蜜蜂的高产期,先是槐花,接着是枣花,6月中旬,戴光俊还要带着他的蜜蜂部队到保定唐县深山去“追花”,那里的荆条花开了。三个月下来,戴光俊能打三四千斤蜂蜜。
戴光俊的养蜂、取蜜设施很简单,也意味着没有经过加工生产线的蜂蜜更加纯正。就是因为“纯正”,戴光俊家每年的蜂蜜都是供不应求。
追寻着花开的节奏,与香甜的蜂蜜为伴,看上去养蜂是个浪漫的活计,其实对于戴光俊来说,这养蜂的路上并不是一路坦途。这个看似乐观的中年汉子,因为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腿部残疾,时时要拄着单拐走路。但是肢体残疾也造就了戴光俊自立自强,执着不言败的性格。
戴光俊养蜂经历了怎样的十年拼搏,这期间他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迎来幸福生活的,请您继续关注戴光俊的“甜蜜”事业(下)集。
(郭超 杨涛)
来源:地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