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台湾人秋冬进补的名菜 你在家里也能做

台湾人秋冬进补的名菜 你在家里也能做

姜母鸭  

姜母鸭

羊肉炉

麻油鸡

学习制作三道台湾菜,分享秋冬食补技巧。 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

昨天一降温,微信朋友圈里便流传开一句玩笑话:南方的朋友没有暖气,能熬过冬天,靠的是一身正气。而我们想告诉你,除了一身正气,你还可以靠吃,过一个手暖脚也暖的冬天。

在杭州,每到秋冬季节,大家都会想到吃羊肉来进补。而在中国台湾地区,也有秋冬食补的习俗。比如,宁夏夜市的环记麻油鸡、冈山的羊肉炉、内湖的姜母鸭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美味营养菜式。

是不是觉得这些菜名有点陌生?没关系,我们邀请了杭州艋舺餐厅的台湾厨师长阿兴师,来教大家做这三道菜。阿兴师19岁开始进出厨房,先后担任台湾海霸王中餐厅、台北环西饭店中餐厅、高雄福华冬天饭店中餐厅等多家饭店的厨师长。记者 诸逸文

麻油鸡

主要原料:黄皮老鸡、北港黑麻油、老姜和台湾米酒

一碗麻油鸡上桌的正确姿态是这样的:厚厚的一层滚烫麻油浮在汤面,四五块硕大的鸡肉浸在汤汁中,麻油的香气扑面而来。而要做出血统纯正的麻油鸡,必须备齐以下几样原料:黄皮老鸡、北港黑麻油、老姜和台湾米酒。

阿兴师这样料理一道麻油鸡:待锅里的麻油烧得滚烫冒烟,丢入一把拍散的老姜——就是拍开后还能瞧见粗纤维的姜;顷刻间,锅内有了姜的香味,加入斩好的鸡块爆炒,等水分收干,又有些鸡肉的甘香味飘出时,喷入台湾米酒,加麻油高汤。顿时,爆裂的麻油鸡就变得温柔起来。这里的麻油,也很有说头。有别于白芝麻压榨的本地麻油,北港黑麻油是用黑、白芝麻以1∶1的比例调配,压榨后颜色更深一点,也更香。

在台湾,麻油鸡可是坐月子必吃的温补菜式。当然,它也适合秋冬食补。寒风乍起的夜晚,一碗油星闪烁的麻油鸡端到你面前,吃完鸡肉,再喝一口滚烫的麻油汤,全身热乎乎的。

艋舺的老板陈先生还介绍了一种地道的吃法:如果在家自制麻油鸡,可在快起锅时打入一枚鸡蛋;等半熟时关火,靠麻油封住汤的温度,将鸡蛋闷熟。吃的时候,鸡汤、鸡蛋一起拌饭吃。这是他脑海中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姜母鸭

主要原料:红面番鸭、米酒、生姜、中药料包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选用的鸭子不仅得是正宗的红面番鸭,而且必须为母鸭,主要配料则是老生姜,菜名也由此而来。

什么是红面番鸭?阿兴师说,就是头部和鼻子都是红色的鸭子。这种鸭子胸腿肌肉发达,翅膀大而有力,并能平地低飞,所以还有个外号叫“会飞的鸭子”。

烹饪时,为了保证鸭肉的原味,只需放米酒、配料生姜以及十几味中药料包,无需另加水和高汤。“食物这东西最容不得乱来,调料、添加剂多了影响口感,也不健康,最好连味精都不要放,放甘蔗汁提鲜就好。”阿兴师说。

上桌的时候,这道菜就更豪迈了。一点火,整锅姜母鸭顿时燃烧起来,当酒精消耗殆尽,就可以开始喝甘甜的汤了。

羊肉炉

主要原料:羊大骨、羊肉块、各种中药材

带“炉”字的菜式,仿佛天生与冬天有缘。看着羊肉在小火炉灶上咕嘟咕嘟炖着,氤氲出的蒸汽和此起彼伏的筷子交织在一起,爽哉。

陈先生说,台湾的羊肉炉其实有点像杭州临平的红烧羊肉,就是将羊大骨、汆烫过的羊肉块及各种中药材一起熬煮成锅底,也会往里加陈皮、甘蔗来提味。不同的是,羊肉炉分为清汤和红烧两类。

说到清汤羊肉炉,不能不提蘸酱。人们都说,缺少了酱料的台湾菜,就像少了灵魂。拿来配羊肉的,通常是豆腐乳或辣豆瓣酱;而配粽子、甜不辣、米糕的,一般是甜辣酱;鱿鱼、红糟肉的最佳搭档,非五味酱莫属。

这些秋冬进补的菜肴,在艋舺以及杭州本地任意一家台湾餐厅都能吃到。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今天我们所说的,在家DIY。

事实上,秋冬食补,远不止麻油鸡、姜母鸭和羊肉炉。你家有什么秋冬食补的独门菜式,或者你的老家有什么相关习俗,欢迎微信关注“舌尖上的杭州”,告诉我们,分享给更多读者和网友。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