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记者从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随着主墓棺柩外棺的正式开启,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内棺周围淤泥并通过扫描采集数据。考古人员在清理主棺东侧椁板时,又发现一件精美漆木盾牌和一盏豆形青铜灯。据了解,对内棺的清理发掘可能在26日展开。

主棺位置已十分清晰。
又发现精美纹饰盾牌
昨日,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内棺周围淤泥,同时将东侧剩余的椁板进行提取。
在提取东侧椁板时,考古人员又发现不少文物被压在椁板底下。其中,在东回廊与主椁室的过道上发现一个盾牌,还有一盏豆形青铜灯。据专家介绍,盾牌上绘有精美花纹,是一件漆木器,此类盾牌此前已出土过两件。至于这件盾牌为何会出现在过道上,专家表示要提取后进行分析。
外棺棺盖可恢复“真容”
外棺开启后,考古人员做了一系列程序:提取资料、三维扫描、绘图、文字记录等。刚刚揭开的外棺棺盖也被运往考古实验室清理保护。专家表示,尽管外棺棺板存在朽烂,一些表面纹饰已看不出来,但经考古专家在实验室“妙手回春”后,这些纹饰仍能露出“庐山真面目”。
“需要到室内进一步清洗,把附在棺盖上的污物清理掉,或者用一些红外线紫外线透过去,曾在那儿画过的痕迹可以重新显现出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存信说。
内棺或26日启动发掘
专家说,接下来针对棺柩的不同部位,将采取不同的清理方式。
外棺棺盖揭开后,专家发现内棺保存状况和先前的推断基本一致。内棺棺盖保存比较完整,轮廓也很明显。棺柩西侧,外棺板已滑落,内棺板倒塌后紧靠棺床,但还是无法看到棺内情况,如何提取还要根据现场发掘情况来定。棺柩东侧,内棺侧板坍塌,很可能和外棺侧板混在一起,因此清理时首先要分清内、外棺板。
“不管几层棺,棺的侧板外侧都有纹饰,修黑漆。内侧没有东西,一般是素面修红漆。找到夹在中间有纹饰的那面就是内棺的侧板,底部靠得比较远的地方可能是外棺侧板。”李存信说,如果采取整体打包方式,内棺充其量加上底下的棺床也就4吨左右,轨道现在承重5吨应该问题不大。
据专家透露,一重棺内出土的文物将在23日后提取,对内棺的清理发掘最快也要到26日。届时有可能出土证明墓主身份的列侯金印和大量私印等随葬品。
另据了解,今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秦汉考古专家将参观南昌西汉大墓,有关研讨座谈会将于23日在南昌举行。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陈文秀 图/江南都市报记者许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