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凤翔县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纪实

凤翔县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纪实

西凤酒  

这是一片蕴含文明的土地,雍山叠翠,雍水蜿蜒,香飘万里的西凤酒、婀娜多姿的东湖柳、灵动飘逸的“姑娘手”,似乎在静静诉说着她的过去……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县上下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星火相继,弦歌不辍,聚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里就是厚重历史与现代气息高度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的古城雍州。

2015年,凤翔教育突飞猛进,教育投入、硬件设施、内涵发展、教育改革齐头并进,实现新突破,凤翔教育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征途中,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优先发展——

“要像抓经济一样办教育”

“要像抓经济一样办教育。”这是凤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县“教育创强”大会上掷地有声的表态。近年来,凤翔县委、县政府历任领导接力前行,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最大民生工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优先发展、聚力发展。

凤翔高度重视,把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贯彻中、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出台了加快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定,把教育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地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

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县人大、县政协定期视察指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听课、督查,坚持事关教育的议题优先讨论、事关教育的经费优先安排、事关教育的问题优先解决,做到了力度、责任、措施“三个加强”。实行部门包抓、帮扶定点校制度,将撤点并校、条件改善、学校发展等列入对镇、部门年度目责考核之列,实行定期检查,对标落实。率先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和农村教师岗位津贴,隆重表彰“十佳校长”、“十佳教师”,营造了尊师重教的“高地”、教育发展的“洼地”。

加力投入——

钱投在教育事业上“值”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要在凤翔教育这样一个包括近百所学校的庞大体系中,完成“双高双普”这样的高标准建设,投入之大,对于凤翔这个正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的“准小康”大县来说,压力是空前的。县委、县政府没有因为财政的不给力而让教育投入“缩水”,据不完全统计和预计,到 2015年年底,凤翔教育的年度投入将高达 1.44亿元(其中县财政专项投资达6000万元),为完成教育创强任务,促进内涵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县政府在保障预算内各种经费优先到位的同时,教育创强每年列支 2000万元专项资金、教育信息化建设每年列支 300万元奖补资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县教体局负责同志赴市上省争资金跑项目,为教育发展“输血”。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为学校建设“造血”。全县干群、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上至白发老人、下至中小学生,纷纷慷慨解囊,投资教育,托举希望,每个包抓单位均给予定点校 3万— 5万元的经费支持。县上有关部门与凤翔县信用合作联社积极联系,由联社每年捐资 30万元,设立了凤翔县优秀高中教师奖励基金。截至目前共筹集到捐款940余万元。

城乡均衡——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所有凤翔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凤翔县教体局党委在教育工作会上对凤翔群众许下的承诺。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面对凤翔教育硬件落后、内设不足、师资力量不均、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县教体局一班人以“壮士断腕”的豪气,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内涵发展,闯出了一条突破发展的阳光大道。

优布局,让投入更加有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各级办学责任改善办学条件的通知》,按照一镇一所初中、小学平原镇保留 2-3所、山区镇保留 1-2所的指导原则,将全县义务教育定点学校总数规划在 80所左右,破解制约创强工作顺利进展的结构性问题。利用暑期有利时机,集中开展了“学校布局大调整、项目建设大推进、学校环境大治理、办学品位大提升”活动,撤并义务教育段学校 55所。目前,全县有小学 55所(教学点 25个),初中 13所,九年制学校12所,基本达到了科学布局的目标,为教育创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投入,让学校焕发生机。投入近 9000万元,完成了 12所学校计 15栋单体 28609平方米校舍建设任务;整合资金 3167万元,实施了全县中小学校“操场三化一室”工程和学校内部设施配备工程,改造土操场 55个,安装电子白板 840套,购置教学电脑 1212台,购置课桌凳 11464套,配置仪器等内设 48113套(件)。大气、安全的教学楼、宿办楼、寄宿楼、营养餐食堂,先进的互联网“班班通”,崭新的单人桌椅等已经不再是城区学校的“专利”,也成为农村学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调师资,让力量更加均衡。面对初中教师超编、小学幼儿园教师不足的“结构性”缺编问题,他们以“教师交流工程”实施为抓手,大力推进跨学段的中小学交流和跨地域的城乡团队交流,年度团队交流、镇域内各学段交流教师、校长 284名,优化了教师结构,提高了工作效能。抓师德,强师能,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三查三评一提升”活动,努力营造“快乐工作,享受工作的快乐”的良好氛围。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四级梯队式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强化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队伍素质显着提升,城乡学校师资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拉框架,让结构更趋完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投入 50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镇中心幼儿园 8所,改建 7所,达到了每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 2所,市级一类幼儿园 4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蓬勃发展,顺利创建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在 2015年省、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该县有33名学生、4名教师获奖,县教育体育局荣获“ 2015年省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团体总分二等奖”,服装设计与制作、数控车加工技术两大专业获市级竞赛单项优胜奖,“舞动雍城”获全国全民学习周学习品牌。普通高中教育创新发展,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 2所,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连年居全市前列。

改革创新——

让凤翔教育内涵更丰富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推进剂和动力源。凤翔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无不体现着改革创新的鲜明特征。

——坚持理念更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本质,确立了“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班子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思路,着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努力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管学、教学。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论已经确立,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面系统抓工作、按部就班抓工作”已经成为全系统上下的自觉行动。

——坚持管理创新。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发展综合考评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建立了教育干事、校长月例会制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教育综合评价等制度改革,有效破解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效能。

——坚持教学改革。作为“高效课堂”改革中率先在全市“吃螃蟹”的县区,凤翔持续加力推进以“高效课堂”为龙头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集中培训、星级学校评选、连片教研等措施,“高效课堂”改革在全县全面推进,成果丰硕,涌现出了横水一中、儒林小学等课改名校,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坚持德育创新。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魂,是育人的首要任务。该县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以“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的推进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走进校园处处皆有德育、事事关注成长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底色。横水一中的“ 1390”德育序列教育模式、纸坊中学的“精彩30分”展示舞台、儒林小学的德育序列化校本教材、东关逸夫小学的“道德大讲堂”等各具特色,教育效果良好。

——坚持文化创新。文化是血脉、是灵魂,是一所学校独有的魅力。他们立足凤翔实际,深刻挖掘厚重历史蕴含的文化精髓,将秦人文化中的骁勇善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优秀品格和泥塑、脸谱、皮影等文化符号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打造传承与创新并举、精神与物质并重、目标与实践统一的本土特色文化,让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教育的温度和厚度,引领学校向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春风化雨,天道酬勤。近年来,凤翔教育跨越发展,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中考、高考成绩近年来一直居宝鸡市前列,全县中小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20人次,省级奖励 380人次。凤翔县先后荣获全国“两基”达标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县、幼儿教育先进县和陕西省实验教学普及县、扫盲工作先进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陕西省教育强县等多项荣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凤翔教育人正在这一方传播文明、坚守真理的圣地,将这个承载着52万人民群众福祉、 5万余名孩子幸福梦想的事业,推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赵永锋 李志红)

编辑: 谢蕊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