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12月11日 讯 淘汰南方水泥年产100万吨的两套粉磨机组,实现节能8784吨标煤,节水4万余吨;淘汰东菱织造年产192万米的32台喷水织机,实现节能200吨标煤,节水2.4万吨;淘汰七洲漂染各类染色机23台,实现节能97吨标煤,节水3.4万吨;淘汰亿帝隆纺织喷水织机70台,削减产能420万米……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经济信息商务局获悉,今年初以来,秀洲结合“四换三名、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行业整治、工业绩效评价”等工作,继续以水泥、印染、织造等行业作为重点领域,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力度,切实淘汰一批“两高一低”落后产能。目前,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以退为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为新兴产业、先进产能发展腾出了土地、用能空间和环境容量,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秀洲列入2015年国家、省、市淘汰目标任务共有12项,其中包括国家任务和省级任务各1项。根据国家、省、市淘汰落后产能有关标准以及市2015年目标任务和淘汰工作相关要求,秀洲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自加压力,扩大范围,在国家、省、市规定的重点行业外,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排摸全区低效落后产能情况。明确今年必须完成12项市级以上任务,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20家以上。
任务下达后,秀洲强化项目跟踪,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列入区对镇“两退两进”工作年度考核,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同时,通过推进专项整治,加大淘汰力度。全区先后开展了涂层行业整治验收行动、“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专项行动等,通过把握总量控制原则,不断压减落后产能生存空间。同时,秀洲在前两年推进实施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扩大评价对象范围,严格落实差别化政策措施,形成了倒逼低效落后企业转型提升,加快淘汰退出步伐的强大压力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织造这一“低小散”集聚的块状行业,秀洲结合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持续加大行业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14年完成935户8387台低端喷水织机和247台燃煤整烫小锅炉淘汰任务的基础上,北部三镇又淘汰91户1275台低端喷水织机,并完成全部生物质整烫锅炉淘汰工作,共计淘汰生物质整烫锅炉196台,全面完成市下达“低小散”关停淘汰目标。
截至当前,全区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24项(家),完成目标任务的112.73%,其中:完成包括国家和省级淘汰任务在内的市级以上任务12项。淘汰落后设备2541台(套),完成全年任务的231%,涉及印染1900万米、织造23316万米、水泥100万吨、建材42万吨、轻工150多万件等落后及过剩产能淘汰。实现节能5.19万吨标煤、节水89.3万吨。
区经信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资源要素稀缺的当下,落后产能的淘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新兴产业和先进产能的引进培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秀洲将着力推进‘两退两进’、‘腾笼换鸟’等工作,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退低进高’转型发展。”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