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横山镇被称为广东省级外运菜专业镇,素有“北有山东寿光,南有横山三角塘”之美誉。在廉江土生土长的“辣妹子”蔡平珍,把横山的小辣椒做成大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近3年来,蔡平珍先后为300多户贫困家庭免费提供种子、肥料、药剂和技术,帮助她们发展辣椒种植,使贫困户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目前,她采取“公司+农户+市场”产业模式,不仅帮助1000名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还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为推动湛江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贡献。
大棚叶菜基地。(受访者供图)
\u00A0\u00A0\u00A0 大学毕业生回乡捧起“泥饭碗”
在横山境内,有3000多亩成片的辣椒基地。夏秋之际,碧绿的椒苗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秋冬之交,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是蔡平珍的蔬菜种植基地,它记录着蔡平珍的创业历程。
1998年,蔡平珍从华南师范大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回老家水央塘村,接过父亲的衣钵,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带领家乡人种辣椒、奔富路。
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大学毕业后却回到家乡捧起“泥饭碗”。起初,这个决定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从此,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田里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后,蔡平珍种植的辣椒获得了丰收。可是,当蔡平珍向农户热情提出可以合作经营种植辣椒时,不少乡亲无动于衷。她突然明白,眼下面临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解放思想。
通过几年的示范和引导,水央塘村及周边镇村的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渐渐地跟着蔡平珍走上现代科技种植辣椒致富路。为了保障种植户的稳定收入,蔡平珍在2001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抵御市场风险,吸引了更多的农户种植辣椒。
据了解,目前,外运菜专业镇横山镇辣椒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在稳步推行“订单”种植模式的同时,该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格局包销产品。社员种植5亩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每个社员每年的辣椒收入7-8万元,相当可观。这也使该专业合作社成为了湛江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之一。
如今,辣椒产业已经成为湛江地区农业的拳头产业,每年种植的面积达160多万亩,通过公司和合作社带动,蔡平珍建立起来的流通模式,辐射的椒农达到15万户。
\u00A0\u00A0\u00A0 建农产品加工保鲜储备流通冷库
蔡平珍回忆,随着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在帮助农民实践营销过程中,她感受到外地客商对本地市场以及销售价格的决定作用,压价、压货、不及时收购等现象常有发生。如在收获季节,客商不来收购,辣椒积压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时物流并不发达,蔬菜外运往往是从田间地头直接装车运往北方。由于缺乏保鲜设备,蔬菜损耗率高达40%,直接影响了购销商和农户的经济收入,阻碍了当地外运果菜的发展。”蔡平珍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蔡平珍计划在外运菜专业镇横山镇建设农产品加工保鲜储备流通冷库。她先后到多地“取经”,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面积3万平方米、日产容量5万吨的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储备流通冷库。
有了冷库的保证,辣椒的保鲜期超出25天,损坏率降低至3%左右,并延长收购期40天,销售价格稳定,拉动了当地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促进了粤西地区外运菜生产的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惠及农民达15万户近50万多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就业。
\u00A0\u00A0\u00A0 帮助300多户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
湛江作为农业大市,长期以来,农产品面临品种结构有待优化,品牌意识有待强化,采后储存保鲜、加工亟待加强等问题。早些年,蔡平珍就意识到产业带动致富的道理。为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蔡平珍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发展绿色蔬菜基地。如今,这3000亩的蔬菜基地,已成为当地一道现代农业亮丽的风景线:采用以色列及本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滴灌设备,推广肥水灌溉一体化新技术,节能又环保。
为积累营销经验,蔡平珍大胆尝试“农超对接”,为合作社产品和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注册了商标。拥有了自主品牌后,以净菜配送的形式进入本地的饭店、超市。目前,该蔬菜品牌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广东名菜、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个称号。因为品质保证,辣椒的附加值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每个社员每年从中增收近万元。
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蔡平珍派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定期到田头指导社员种植、施肥、用药、采摘。每到收购期间,在重点村设点收购,还派车联系种植大户以及困难户登门收购。该公司不仅积极发展社员,扩大订单种植面积,而且对周边要求试种的家庭也给予大力支持,适时向他们提供种苗、技术和信息服务,按社员待遇收购她们的辣椒,使他们逐步走上致富路。
近3年来,蔡平珍先后为300多户贫困家庭免费提供种子、肥料、药剂和技术,帮助她们发展辣椒种植,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
\u00A0\u00A0 “公司+农户+市场”模式包销产品
蔡平珍说,近年来,云南、福建等地扩大“北运菜”的种植规模,我市“北运菜”市场受到不小的冲击。相比以往,我市“北运菜”的上市时间缩短了40天左右,“市场周期缩短带来了很多不定的因素,例如销量减少、销售时间缩短,会导致市场不稳定,风险的可控性出现波动。”
掌握市场动向尤为重要。蔡平珍把农户由“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实现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通过与农户签订种植和收购合同,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产业组织架构,包销产品,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保证了农户的利益。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和6000多名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为了解决市场终端问题,蔡平珍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分销点,与全国各地的购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各分销点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数据分析,提前帮农户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多品种种植,如辣椒、青瓜、青刀豆、茄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