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牵手西门子物联网市场规模望达千亿 四股飞 证券之星2018-07-11 06:24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0评论 收藏 第1页: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第2页: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第3页: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第4页: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第5页: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原标题: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 据中证资讯报道,据报道,阿里云与西门子在德国柏林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协议签署后,两家公司将立即展开合作,并计划于2019年推出部署于阿里云的MindSphere平台。此次合作标志着阿里云全球实现数字化转型又迈出一步。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为87亿,个人用户连接数为80亿,预计2020年连接数将达到500亿,2025年将达到1000亿。 第1页: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第2页: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第3页: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第4页: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第5页: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 高新兴(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 高新兴 300098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田明华 撰写日期:2018-03-02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预计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06亿元,同比增长28.6%,符合市场预期。 业绩快报符合预期,物联网核心应用/大交通业务进展良好。 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4.0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8.6%,略高于公司前期4亿元业绩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从单季表现来看,公司Q4单季营收8.0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15%,环比Q3单季5.27亿元亦显著提升;Q4净利润1.15亿元,环比Q3单季增长16%,盈利状况显著改善。公司全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由于物联网核心应用,物联网大交通业务快速增长,叠加中兴智联、公信软件等子公司并表所致。 NB-IoT组网趋于成熟,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模块规模化商用。 中国电信率先完成31万个基站升级,建成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中国移动实现全国346个城市规模商用,连接总规模超过2亿,并推出20亿元无线模组补贴计划。运营商积极推进NB-IoT网络建设,NB规模商用条件基本成熟。公司产品ME3612近期顺利获得全球首张NB-IoT模块进网许可证,彰显公司作为NB-IoT模组领航者的强大竞争实力,标志着NB-IoT产业大规模商用即将开启。公司NB产品已应用于智能燃气表/水表、智慧市政、智慧农业、智能锁等多个领域,后续有望在模组市场快速扩张中充分受益。 深化大交通业务布局,电子车牌标准发布打开百亿空间。 公司终端产品主要围绕大交通业务开展,覆盖智慧城市交通、车联网和列车控制等领域,大交通板块营收占比约60%。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汽车厂商(如吉利)在前装市场的合作,携手国内外顶级运营商和TSP厂商,重点拓展欧、美等高端车联网市场。公司UBI车载终端、OBD终端产品2017年出货量约60万套,4GOBD出货量全球第一,2018年OBD发货量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另外,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17年12月29日发布汽车电子标识多个标准,并计划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兴智联提供全套智能交通和电子车牌系列解决方案,后续有望拓展百亿级市场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业绩快报和增发摊薄,我们下调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35元、0.48元和0.62元,持续看好公司物联网业务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第1页: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第2页: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第3页: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第4页: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第5页: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 宜通世纪(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 宜通世纪 300310 研究机构:国元证券 分析师:褚杰,常启辉 撰写日期:2018-05-07 宜通世纪是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在通信产业转型升级和世界运营智能化发的时代背景下,公司提出了从“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商”向“移动通信网络智慧运营服务商”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近年来,公司通过内生和外延式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布局物联网和智慧医疗垂直应用等领域,推动企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 2016年3月公司成功并购天河鸿城,与Jasper进行战略合作,为中国联通提供物联网CMP平台服务;2016年5月,公司投资成立“基本立子”并与Cumulocity进行合作打造物联网AEP平台。这使得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抢占先机,顺利从“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商”到“移动通信网络智慧运营服务商”的战略升级,为向下游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奠定基础。 随着公司的物联网平台业务布局的日益完善,公司积极拓展物联网应用业务。公司通过与新华社合作,打造以广西、湖南为试点的联播网和掌上亿元,并以此为模板在全国推广,同时参股西部天使、并购倍泰健康,拓宽智慧医疗垂直领域业务,顺利实现物联网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 随着公司业务布局的日益完善,未来随着5G进程的日益临近,以及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将显著受益,将再次买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1、4.3和5.5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35、0.48和0.61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27、20和15倍。 考虑到公司在物联网平台中的稀缺性和先发优势,未来将在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将充分受益,会获得快于行业发展的成长性。对此,给予公司2018年30倍,2019年25倍估值较为合理,对应股价为10.5~12。 第1页: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第2页: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第3页: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第4页: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第5页: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 拓斯达(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 拓斯达 300607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钱建江,刘国清 撰写日期:2018-05-31 近,工业机器人板块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拓斯达作为行业新锐也备受关注。站在目前这一时点,工业机器人板块估值较高,市场更关注标的未来的确定性成长。拓斯达下游 行业较为分散,并且有较大一部分业务集中于注塑行业,因此市场较为担心其持续成长性。我们认为,拓斯达的组织能力将超越行业的限制,能够在不确定的行业中获得确定性的高成长。 思考一:组织能力带来的产品确定性扩张。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从2007年成立至今,公司保持了每年40%以上的持续增长,即便是在宏观经济相对低迷的2011-2015年。从业务上来看,单一业务的持续增长不足以支撑公司多年高成长,公司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延伸自己的业务范围,推出新的产品,从创业初期的注塑辅机设备,到注塑机自动供料和水电气系统,再到注塑机械手及周边的自动化业务,到应用于多种工艺段的多关节机器人应用。这得益于公司建立之初就强调贴近客户,不断挖掘客户需求。目前,公司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建立三十余个服务办事处,销售人员超过300人,在这一销售网络支撑下,公司能够快速获取和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快速成长。 思考二:组织能力带来的产品份额提升。近几年,公司辅机、机械手、机器人、绿能四大事业部齐头并进,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而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下游客户的不断拓展。从销售人员数量来看,2016年底为301人,2017年底为344人。目前公司员工总人数已超过1700人,较17年底增加300多人,主要为销售人员和工程师,显示出公司渠道仍在持续扩张,成长基础未发生变化。由于公司可以通过确定性的组织扩张来弥补注塑行业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公司注塑辅机和注塑机械手业务能够在行业增速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份额扩张获得较高速增长。 思考三:组织能力带来的行业和工艺扩张。公司建立起铁三角的营销模式,在底层销售人员收集市场信息基础上,结合行业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公司业务扩展至“五大行业八大工艺”,并将其作为重点业务领域。五大行业分别是3C、家电、汽车、光电和新能源,八大工艺分别为焊接、喷涂、组装、注塑、检测、五金、冲压和上下料。 并且随着市场变化,公司的组织能力能够帮助公司对重点行业和工艺进行动态调整。此外,收购野田股份是公司外延扩张思路的体现,公司更注重与公司原有业务在产品、技术或者渠道方面的协同。通过收 购野田公司切入超声波塑胶焊接领域,并以野田为基础成立了新的汽车饰件事业部,升级成新的“五部两院”。 在建立自身渠道优势基础上,公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盈利能力:1)以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这一基础业务为切入点,为客户进行整厂自动化方案设计,同步带动工业机器人、注塑机配套设备等其他主营业务产品销售;2)作为国际机器人品牌国内出货量最大的经销商,具有较强的成本议价能力;3)以本体销售、协助进行自动化解决方案设计等方式扶持小集成商,使其间接为公司推广产品的渠道; 4)定制化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减少非标方案投入。 总结一下,公司是通过建立起以渠道控制为核心的组织能力来实现持续稳定的高成长,以组织的确定性来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而公司的产品研发也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稳步推进,以市场最为关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例,公司目前已储备相关的控制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机器视觉技术,并已推出自有品牌机器人产品,但由于整体技术成熟度、性价比还不具备优势,公司并未进行大范围推广。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供应链体系的不断成熟(主要是RV 减速器),公司机器人产品有望快速走向成熟,并借助公司的渠道优势迅速推广上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08亿、3.24亿和4.96亿,对应PE 分别为41倍、26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 行业自动化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第1页:阿里牵手德国西门子 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第2页:高新兴:业绩快报符合预期,大交通板块成长空间打开第3页:宜通世纪: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顺利实现战略转型第4页:拓斯达成长模式思考之一:以组织的确定性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第5页: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 和而泰(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和而泰:业绩持续高增长,多元布局打开广阔空间 和而泰 002402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刘言 撰写日期:2018-04-23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48.8%。 聚焦智能控制器领域,盈利持续保持高增长。伴随着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增长,以及公司扎实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不断拓展优质客户,过去三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约60%,盈利能力稳定且持续增强。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内全球研发队伍规模最大、自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立足于国际高端市场,拥有伊莱克斯、惠而浦、西门子、BSH、TTI、ARCELIK等全球知名优质客户。2017年,家用电器领域智能控制器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66.9%,增速高达57.1%,毛利率稳中略有下降;LED应用产品和智能硬件系列产品体量虽小,但是增速较快;健康与护理、智能建筑与家居控制或将成为未来公司控制器产品新的高增长领域。 收购NPE和铖昌科技,外延内生双轮驱动。2018年2月,公司以自有资金433万欧元收购意大利德龙集团下属公司NPE55%的股权,并与原股东DLA公司一起对NPE进行增资,NPE主营业务与和而泰类似,主要客户为BSH、德龙等,并在汽车电子、商业机械等领域有一定客户基础,有利于公司强强联合快速拓展欧洲市场;同时,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计不低于5.72亿元且不超过6.24亿元收购铖昌科技80%股权,切入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领域,铖昌科技承诺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5100、6500及7900万元,公司通过布局上游产业链技术而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竞争力之外,还将大幅提升公司整体业绩。同时,公司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培育,通过智能硬件这个核心数据入口,结合数据计算及分析,形成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领域的一体化闭环服务。 盈利预测与评级。暂不考虑并购标的并表影响,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32元、0.46元、0.6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6%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未来业绩高增长,给予公司2018年4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2.8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器件价格或大幅波动、并购进展或不及预期、汇兑风险。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收藏本文 分享到: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二维码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