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业界知名新媒体《财经啸侃》对外发布一篇标题为《贵州茅台副总因病辞职,被认为是“裸退”袁仁国的铁杆搭档!》的深度调研文章,引起了中访网和各大财经媒体、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据《财经啸侃》撰文:2018年7月6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关于李贵胜同志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的公告,表示其副总经理李贵胜同志因病不能履职,不再担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职务。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围观并留言:“好酒也伤肝,酒要少喝”,“不是说茅台酒喝出健康吗?”,“茅台酒好,可不要贪杯哦”。这也可见贵州茅台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社会关注。
公告显示,李贵胜,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3年4月至2007年5月,任贵州茅台制酒四车间主任;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任贵州茅台制酒十二车间主任;2010年6月2011年12月,任贵州茅总经理助理,2011年12月27日起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
一位酒企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王诣予,李贵胜是贵州茅台的老人了,并且还是与袁仁国搭班子的高管,算是铁杆搭档了,此次却因病辞职,的确让人惊讶。“从目前情况来看,不排除后续贵州茅台还会有其他高管发生职务变动!”
近年来,贵州茅台类似上述高管离职、变更、甚至是受贿落马消息不断。6月24日,贵州省纪委披露了茅台集团原党委委员,贵州茅台原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谭定华涉嫌严重违纪,消息一出,令资本市场一片哗然。
据了解,2006年至2015年,谭定华已被查实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为10多家公司成为茅台集团的茅台酒经销商、供应商等提供帮助,收受财物3460多万元以及200克金条一根。并且,谭定华并不是贵州茅台首个落马高管。
在早前的2015年2月26日,贵州省纪委官方网站曾发布公告表示,对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房国兴立案调查。“房国兴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其中部分问题已涉嫌犯罪”。
2015年12月,最高检官网曾发布公告表示,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房国兴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被告人房国兴利用其担任贵州省仁怀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在更早的2010年,曾任茅台总经理的乔洪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资料显示,乔洪于2000年初至2007年5月间担任茅台酒厂的总经理。
2018年5月10日晚间,贵州茅台还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公告。
公告显示,贵州茅台接到其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省国资委有关文件,经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度第三次董事会会议审议决定,袁仁国同志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李保芳同志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
2017年初,坊间就曾传出袁仁国辞职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袁仁国回应媒体:“茅台的领导班子并无变化”;
如今,袁仁国正式辞职,本人也回复媒体:“因为年龄原因离职”,而且此次离职后袁仁国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属于“全退”。这样的回复实属罕见,也难免令公众心生猜疑。
作为中国高端白酒龙头,贵州茅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资本市场格外关注,而从谭定华事件也可看出,很多白酒经销商、供应商都想通过“特殊手段”迈过贵州茅台的门槛,从中分取一份利益。
例如茅台酒经销商、酒杯供应商、酒袋供应商、高粱供应商、小麦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等各种外界看来稀缺的赚钱角色,在分管财务、物资供应、包装采购的谭定华那里,只要送钱,就能拿到。
“这类事件定会严重侵蚀腐化企业的经营结构,经销商与供应商的名额用钱就可以拿到,这对未来茅台酒的质量与销售渠道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但这也是一个品牌占有市场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不可避免会产生的一种不利因素。”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树大招风,高管离职、受贿等负面消息定会对贵州茅台的经营治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这些因素仍无法撼动其中国高端白酒龙头老大的地位。
回看其2017年年报,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82.18亿元,同比增长4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70.79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167.18亿元,增幅为61.97%,营收与净利均表现为稳步增长。
2018年6月6日股市大盘中,贵州茅台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突破800元大关。从2001年8月27日上市时不足百亿的市值,到如今万亿市值,茅台市值增长了近百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A股市场“万亿市值俱乐部”之中,作为制造业的贵州茅台能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等这些资源垄断集团不分高下,足见其品牌地位。
不过,由于近期A股整体表现不佳,贵州茅台股价也在大幅回落之中,截止2018年7月6日收盘,市值不足9000亿元。
不过,贵州茅台的业绩却真的很牛。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茅台茅台酒营收约为523.94亿元,约占总营收的90%,同比增长42.71%;其毛利率虽同比降低0.68%,但仍高达92.82%。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茅台酒工艺与品牌带来的高营收与高毛利是驱动贵州茅台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引擎,同时也是贵州茅台在白酒行业竞争中的“杀手锏”。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茅台生产产品工艺流程为: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销售模式以扁平化的区域经销为主,辅以直销的模式。
同时,贵州茅台围绕食品安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装备升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原料基地及两化融合建设等多个方面继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并努力使研发成果不断应用于其自身生产经营中。
据悉,贵州茅台所有在建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其生产工艺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创新驱动力不断涌现,实现了通过创新促发展的战略目的。
并且,年报显示,2017年贵州茅台销售费用约为29.86亿元,虽较去年同期上涨77.63%,但仍仅占营业收入的5.13%。
“酒香不怕巷子深,贵州茅台的知名度与品牌地位在国内已经不需要过多的推广,高营收与高净利已经表现出其无可撼动的品牌效益了”,业内人士向《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王诣予表示。
当前我国白酒市场呈现出强复苏态势,白酒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在向主流品牌的主流产品集中的同时,也由政务消费向商务消费、民间消费转型,但从整体来看白酒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众多高端品牌挤压式的竞争格局仍会长期存在。
对此,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董事长李保芳认为,贵州茅台未来需要做好两件事就能越来越好,一是坚守工艺,二是坚持质量。
茅台酿酒工艺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茅台只要视质量为生命,就不但能做大做强做优,还能做久。
数据显示,2017年,贵州茅台其他系列酒实现营收57.74亿元、同比增长171.53%。产品结构在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实现“多点开花”,与主营品牌协同发展。
李保芳表示,未来五年内,系列酒将与茅台酒形成产量“对半开”的良好格局。贵州茅台副总经理王崇琳也就此发表看法,系列酒最早是为茅台酒培养酱香酒消费人群,过去两年将系列酒的战略定位调整为茅台发展新的增长极。
这也正适应酱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的大趋势。未来系列酒市场前景广阔。
在2017年年报中,贵州茅台也拟定了未来经营的总体目标:一是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5%左右。二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72亿元。三是确保质量零缺陷,食品安全零事故,安全生产实现“双百双零三低”。(作者:王诣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