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张冬梅

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张冬梅

金牌 

2018年5月10日,天津传来喜讯,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材料学院代表队在“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实现“三连冠”,为学校赢得“开门红”。指导老师张冬梅也成为全省唯一连续6年进军国赛并取得5金1银的金牌教练。

“金牌秘籍”一:匠心育人 力争360度无死角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被誉为职业教育“奥林匹克大赛”,要站上最高领奖台,道路艰辛而曲折。为实现这个目标,张冬梅一直奋战在技能大赛培训一线并担任总教练。

首届十佳教师,首届科研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裁判员,省高校教学成果金奖获得者、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银奖获得者、“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主持者… …多年来,张冬梅的业绩在行业界传为佳话,她却仍然表现得十分谦逊,“打江山不易、保江山更难,面对竞争激烈的国赛,每一次我们都要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学理论再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太差”,张冬梅说,凭借在企业工作期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她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中。她把厚厚一本理论教材打乱,以生产实际化验项目为教学任务,一个化验任务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教学做一体,边解决实际问题边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要做就要做最好,不留遗憾!”在张冬梅看来,比赛拿冠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每次一到学生集训时间,张冬梅就全身心投入,牺牲全部休息时间,与学生并肩作战,有时为了攻克学生存在的瓶颈问题陪练到凌晨,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将技能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学生饿了,她自掏腰包买来快餐;碰到技术难题,她亲自动手解决,对技术问题总是追根究底,每次培训都做到360度无死角,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金牌秘籍”二:良苦用心 让学生在磨砺中成长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对精密度要求非常高,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张冬梅别出心裁,坚持不买国外仪器,让学生发挥自身技术校正仪器。

2016年国赛选手郭丽在训练阶段因为一直校正不好,张冬梅让她尝了不少“苦头”。在张冬梅的一再坚持下,郭丽反反复复来来回回进行了几十次操作才顺利通过。“她可能以为老师在找她的茬,在我面前哭了好几次。她在领回金牌的第一时间跑到我面前,紧紧地抱着我”,那一刻,张冬梅喜极而泣。

刻苦细心、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让张冬梅一眼就相中了郭丽,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赛前几天,郭丽所有的实验数据频频出错状态非常不好,危急关头张冬梅却没有半句责备,想尽办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从一个普通的五年制学生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再到国家钨与稀土检测中心的优秀员工,张冬梅见证了郭丽的一步步成长蜕变。

“金牌秘籍”三:有教无类 播撒爱的阳光雨露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先会挑选10个学生加入国赛训练,根据训练进展,选拔6-7人进入集训团队。因本学期开学比往年略晚一些,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集训状态,张冬梅果断调整策略,从7个种子选手一下子裁减到4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打造心理素质软实力方面,张冬梅也有一套自己的独门秘籍。集训期间,张冬梅细心观察敏锐洞悉学生思想状态,及时疏通不良心理,让替补队员也心甘情愿地参与陪练,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

“捧出一颗心,献出全部情,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或许是对张冬梅潜心育人的生动诠释。

“坏孩子、差学生”,常被当作标签贴在职业学校学生身上,张冬梅却不以为然,她能结合学生成长背景、认知、性格、目标的不同因材施教,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心田。针对迷恋电子游戏的学生,她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机会,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纠正和帮助他们逐渐改掉坏习惯;对基础差的后进学生,她不嫌弃、不放弃,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就是凭着这样一言一语的不停唠叨、一点一滴的不断浇灌、日复一日的不断积累,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从低头进校到昂首出门,学生们都亲切称之为“张妈妈”。

从企业骨干精英到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张冬梅老师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工匠精神”,用辛勤耕耘换来无数学子出彩人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新时代楷模!(通讯员:张武宏)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13 )
  • 字数 ( 1728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