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食草堂:原味皮具走四方

食草堂:原味皮具走四方

食草堂 

古朴厚重的原木门柱、熏得有些发黑的方木牌匾、复古的真皮花瓶、充满设计感的皮质家居装饰品、皮包、皮鞋等,闻着一丝丝牛皮原味走进这里,你会以为这里是艺术品展览馆,但其实这只是食草堂文化饰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草堂)的一家直营店。

在很多经销商纷纷热衷于代理诸如LV、GUCCI、BOSS等欧美大品牌箱包的潮流中,食草堂的创始人、现任董事长牛合印却在皮具制作的世界里巧妙地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在细分市场中找到了利益区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食草堂”,并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

说起和皮子结缘要追溯到1996年底,当时还在石家庄电视台做编导的他,在一次下班路上看到一个现场裁制牛皮腰带的老人,看到旁边放着的手工鞣制的牛皮,牛合印觉得做腰带有点可惜,应该能做出更好的东西。当时,他的想法是给自己做个采访包。于是,就花了30元买了一块牛皮,靠着美术专业的功底,牛合印自己设计缝制了第一个采访包。

而当他把这个采访包背到台里后,没想到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夸奖,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皮具制作,此后,他连电视台的工作都辞掉了,搬到郊区的出租屋专心做皮具并彻底走上皮具制作这条路。

那时沉浸在皮具制作乐趣中的牛合印根本没想到卖,完全是把自己制作的皮具当做艺术品来看。直到牛合印在郊区的屋子手工制作的皮具被朋友们发现,有个朋友建议完全可以把这样的东西拿去卖,正是这样的一个建议点燃了牛合印的皮具制作商业化之“火”。

1997年9月1日,第一家“食草堂”在石家庄正式开业。刚开业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进店的人很多,但发现几乎都是“免费参观”,大家都叫好,但很少有人掏钱购买。经过观察了解,牛合印发现原来是产品太过个性,消费者虽然欣赏但觉得实用性太差。牛合印说,那时的产品注重外观效果,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比如早期有一款硬皮大包“走四方”是用很厚的腰带皮手工缝制的,外观很有艺术性,但里面没有隔层,又很重。一位歌唱家买了 “走四方“大包后,见到牛合印风趣地说:“你们的包不装任何东西,走一会儿就一身汗。”

面对这些问题,牛合印开始思考设计上的定位。他发现:国内不少纯实用的东西并不美观,而美观的东西有时也并不怎么实用,其实背包除了装东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配饰。于是,牛合印最终确定了在设计上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价值的产品定位。比如在随后的食草堂产品中,他就在皮包内部设置隔层和拉链,有的还专门设计了放置名片、手机等随身物品的立体隔层。同时,他还把店铺装修从早期“酒吧式”的昏暗风格改变为明亮整洁的现代商业店铺风格,事实证明,销售业绩明显提升。

从“作坊式”到公司化

“食草堂”在石家庄取得成功后,很快在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发展了多家加盟店。但是快速开店,也给食草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牛合印说,“食草堂”在初期,管理人员都没有办公室,租赁来的有限场地全部用于了生产。全公司没有一台电脑,当时订货会就是给大家一人一个破纸箱,自己去库房选货,更谈不上对加盟店的支持和服务。因为发展较快,管理跟不上,出现了产品设计、质量和供应等一系列问题。而由于管理上的混乱,有些店甚至冒充加盟商卖一些仿造食草堂风格的粗糙品,这也直接导致了加盟商们无法盈利。

2004年,有18家加盟商找到总部要退出加盟,这让处在成功兴奋中的牛合印陷入了反思。随后,牛合印咨询了管理方面的朋友,聘请了专业管理人员,增加了市场巡查,对加盟商的选择与监督,以及代理区域授权,售货的价格空间标准等都进行了严格管理,从而使“食草堂”开始步入正规的公司化运营阶段。现在,在全国40多个城市,“食草堂”已经有20家直营店,260多家加盟店,员工也发展到了300多人。

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早期的品种显然已无法支持专卖店的规模,但自己的工厂又不具备生产钱包、腰带、皮鞋等品种的能力,如何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这又是摆在牛合印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牛合印做出的选择是:与生产厂家合作,食草堂只负责设计,合作厂商负责生产,这样既能保持风格不变还能迅速扩大产量。牛合印说,他们最终选择了东莞一家长年给欧洲做单的钱包。但是当牛合印找到这家工厂向老板说明来意,提出合作数量只是每款一百个时,老板一听就笑了,说喝完茶我帮你介绍个小厂吧,我们的单子哪个都上万。但是就在喝茶的时候,当牛合印拿出自己的设计产品时,这一老板还是改变了主意,出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尽管单很小,还是答应了为牛合印生产。

食草堂的发展并没有让这位东莞老板失望,如今业务已从每年几万订单发展到了五六百万单。牛合印说,“尽管在广东找这样的大厂生产会比小厂在生产价格上高出近一倍,但是要保证质量才有长久的市场。”目前,食草堂一年能推出500余款新品,产品扩展到了真皮、木雕等家居配饰行业,即使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食草堂2009年的销售额仍保持了20%的快速增长。

打原创牌占领细分市场

尽管公司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从食草堂建立之初,牛合印就明白:在世界知名品牌占主导的箱包市场中,自己的市场只是个小众市场,因为皮具风格无论是在色系还是款式上都只是一些喜欢复古、自然、休闲风格的人喜欢,而且中上等的价格也并不是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的。这样的目标受众特征,决定了“食草堂”只能在缝隙中寻找财富。

然而,这个细分市场究竟有多大?在皮具行业,尽管中国正日益成为国际品牌皮具的加工生产基地,生产工艺已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国内的皮具企业无论在品牌培育,还是产品设计方面,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其实已经制约了皮具品牌的成长。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牛合印并没有选择仿欧美品牌或者贴牌生产,依赖国外订单,而是选择了自己培养设计师,坚持原创设计,培育自己的品牌,依靠内销拉动市场。

牛合印说,“食草堂”有自己的手工原创生产车间,有8名来自美术、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作为一个中型的皮具公司,培养自己设计师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而且在十个产品中也许只有一个产品能真的投放市场。在设计师的选择上,牛合印有着自己的眼光。在他看来,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并不是市场味很浓的设计师。牛合印说,“食草堂”的王牌设计师五爷,设计的皮包大气厚重,个性鲜明,完全不同于市场上的皮包。因为不是市场化的设计,所以销售不是太好,但他的设计却代表了食草堂的风格与概念。“五爷的包是用来吸引顾客的。”牛合印说,食草堂有20%的产品是概念化的东西,他希望保留这20%的产品来充分展示“食草堂”的风格。

风格化与市场化可以兼容

北京澳人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认为,“食草堂”能在皮具行业发展不俗,主要是其执著于自己创造的风格,其次是能迅速以直营加联盟的零售方式占领市场。但是以零售方式占领市场,如果管理不完善,很容易使品牌走向中低端市场。随着零售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加盟商的管理、价格制定、配货、售后服务等对于食草堂也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军建议,“食草堂”未来应做好售后服务,做零售最终要靠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此外,在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市场化、功能化,将时尚元素与食草堂本身的风格更好地结合。比如可以按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等设计出适合不同区域消费者品位的产品,在坚持风格的同时满足大众对产品的需求,使风格化与市场化二者达到更好的兼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