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选自老虎证券美港股市场分析报告2018/07/02期个股分析栏目
在过去数年里,奈飞(NASDAQ: NFLX)一直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今年以来涨幅更是高达99.6%,为标普500中表现第二好的股票。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奈飞市值成功超越迪士尼(NYSE: DIS),成为全球第一媒体公司。
不仅如此,由于认为奈飞的基本面“拐点”已经接近(“不断增长的分发渠道和内容阵营将推动用户增长高于市场预期”,“自由现金流亏损将从19年起改善”),包括高盛、Piper Jaffray、加拿大皇家银行等知名机构在内,华尔街分析师们纷纷在6月中旬大幅提升了奈飞的目标价,最高甚至达到490美元。
当然,高增长公司总是不乏争议,事实上奈飞也一直是被做空最多的公司之一,这也造成了它每次财报后股价总是出现大幅波动。
很快,奈飞就将迎来18Q2财报公布日(7月16日盘后),因此本期老虎研报为大家带来对它的解读:
奈飞的高增长来自何方?它的拐点真的接近了吗?它的风险在哪里?以及最重要的,它到底应该估值多少?
奈飞是一家美国流媒体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以提供独占性的优秀剧集、电影、纪录片和短片而闻名。
股权结构分散,投资者无需担心流通性风险。
公司主要收入和盈利来源是流媒体业务,收入方式是按月向用户收取订阅费。
按地区分,国际流媒体部门持续高速扩张,营收贡献已与美国本土不相上下,但盈利来源仍然以美国为主。
由于内容制作投入较高,奈飞的现金流状况一直不见好转,但内容支出规模与用户规模成正比
从用户规模来看,奈飞遥遥领先于竞品。
竞争优势来自于优秀的独占内容、业内领先的算法与大数据。
潜在风险则来自于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和迪士尼、华纳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
预计用户数量将继续高速增长,规模效应将从19年开始出现,带来运营利润率的提升和现金流的改善。
当前价格已提前反应预期,目标价374美元,建议持有。
奈飞于1997年8月成立于美国,目前是一家主营SVOD(订阅型视频点播)业务的流媒体平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以提供独占性的优秀剧集、电影、纪录片和短片而闻名。
不过中国投资者们可能不熟悉的是,在美国本土,奈飞还兼营“邮寄DVD租赁服务”,事实上这是它90年代刚起步时的主营业务。
所谓“DVD租赁服务”,就是十多年前国内也常见的“光碟出租”,但奈飞与传统的DVD出租不同:第一它不租用门面,而是网上运营,使用快递寄送影碟;第二它不采用“押金+租金”模式收费,而是使用“每月缴费”的会员模式。
其实中国投资者们应该很熟悉奈飞这一模式,更了解它的威力——这是O2O。
淘宝、大众点评、去哪儿、饿了么,这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当初正是以O2O模式在国内颠覆了一个个传统行业,奈飞在美国也同样如此:
随着奈飞的高速增长,传统影碟租赁巨头、2000年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家门店的Blockbuster(百视达),于2010年申请破产,并在接下来几年内关闭全部门店。
不过奈飞并没有满足于此,2006年开始,看到了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的奈飞转型进入流媒体行业,并依靠着精细化的视频编码压缩算法、优秀的推荐算法、优秀的独家内容,再次实现了用户高速增长。
当前,奈飞在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流媒体服务,在美国地区提供邮寄DVD租赁服务,两大业务均通过用户的每月订阅费产生收入。
截至18年3月底,奈飞流媒体业务全球用户达1.25亿,DVD租赁业务用户为316.7万。
以截至18年6月的数据来看,奈飞的股权相当分散,创始人兼CEO里德·哈斯廷斯也仅持股1.28%。
ETF、LOF、开放式基金等持有了相当一部分股份,这使得投资者无需过分担心流通性风险。
财务状况:高额内容投入造成“失血”,但与用户增长成正比
■营收与用户数:流媒体业务为主,国际用户总量已超国内
当前,奈飞主要营收来自于按月收取的订阅费,其中又以流媒体业务为主要来源。
而原主营业务DVD租赁,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之下已日薄西山,营收不断萎缩。
在流媒体业务中,国际部门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50%以上,营收贡献不断扩大,即将超越美国本土部门。
在18Q1,美国地区流媒体、国际流媒体、DVD租赁营收占比分别为49.2%、48.2%、2.7%。
用户方面呈现同样趋势,国际用户数量已于17Q3实现对美国区的反超。
在18Q1,美国地区流媒体、国际流媒体、DVD租赁的用户数量占比分别为44.2%、53.3%、2.5%。
■成本与利润:美国区为主要盈利来源,国际部门扭亏为盈
由于至今仍处在成长期,奈飞的成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各费用居高不下。
其中,近年来扩张较快的国际流媒体部门,在用户高速增长、营收贡献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成为了成本增加的“祸首”。
利润贡献也因此远不及美国区流媒体业务,但值得庆幸的是它增长较快,并于18Q1带动整体运营利润率达到历史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