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洋涂料巨头立邦。2018年4月23日,广东省质监局官网发布的防水涂料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质量结果显示,一款标称生产者为“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规格型号为“18kg/桶”、生产日期或批次为“2017-08-02”的“快涂宝柔性防水浆料S-18KG”因拉伸强度不达标而被判定不合格。
立邦不仅正品质量不达标,而且渠道管理乏力,屡遭造假。早在2012年2月23日,立邦就被查出在北京四惠建材市场等地的正品专卖店售卖小作坊调制的高仿漆,包装与真品无异,销售人员甚至可以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出示正规收据。随后,立邦对售卖渠道进行大面积打假整顿,可之后立邦遭造假的消息却从未停止。
再说洋涂料巨头多乐士。2017年12月21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流通领域油漆涂料商品质量抽检报告显示,标称商标“多乐士”的3组产品均被检出不合格,包括标称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漆油(广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多乐士”优逸工程内墙漆(白色)和竹炭超哑光净味5合1墙面漆,以及标称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漆油(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优易佳白漆。这3组产品皆因耐洗刷性不符合规定要求被判定为不合格。一次被检出3组不合格,多乐士在质量不合格方面更是超越立邦。
多乐士在品质上出问题,与立邦一样,也不是偶然。早在2012年3月,多乐士就有一款由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油漆有限公司生产的洁易白乳胶漆,被内蒙古工商局抽检报告判定不合格,原因同样是耐洗刷性不达标。
涂料行业遭遇品质危机
以美涂士、水性科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以多乐士、立邦为代表的洋品牌,相继成为质检机构发布的质量黑榜主角,折射出涂料行业正集体陷于品质危机。专家指出,企业跌入价格战、概念战的泥潭,是涂料行业质量问题频发的根源。
业内人士指出,为了抢占市场,立邦、多乐士拼命打价格战,自身的品质难以保障,并让不少国内品牌成为受害者。“由于国产品牌影响力不如进口品牌,惟有卖出更低的价格才能分得一杯羹,更低的价格意味着更少的利润甚至赔本儿,想赚钱就只能降低原材料品质。压低价格、偷工减料、产品不合格——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闭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涂料界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除了价格战以外,概念战也是引发涂料行业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打开各涂料品牌在淘宝、京东上的旗舰店,抗菌、防霉、净味、耐擦洗、竹炭抗甲醛、硅藻净味等概念让人眼花缭乱。“每加一个概念都是要加钱的。”百万家园监理公司总经理许国忠指出,实际上添加一些物质对装修并没有多少用处,只是购买者感觉不错而已,有的添加物的功能没有经过检验,还可能产生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