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愿意来,现在不舍得走……”
――记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串坡村第一书记钟虹
3月12日,是钟虹来串坡村第598天。“每天走在这块土地上,看着村民亲切、友善的笑脸,心里觉得踏实,真是不舍得走……”钟虹说。\u00A0 “是非村”变成“和谐村”\u00A0 钟虹是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名女干部。2016年7月,她被派驻串坡村任第一书记。有着6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钟虹当时心里有抵触,因为在她看来,农村的工作难搞,村民难打交道。\u00A0 可一年多时间,这位风风火火的女干部不仅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还成了村干部的好帮手,村民口中的“女管家”。\u00A0 钟虹刚到村上时,串坡村和富村合并不久,串坡村由之前的116户408人变成199户684人。\u00A0 “村子大了不怕,可两个村子之间的不和谐是出了名的。村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架,是别人口中的‘是非村’。”串坡村党支部书记王怀义说,村干部一直找不到缓和两村关系的办法,可钟虹一来,问题竟然解决了。\u00A0 两个村里都有爱跳广场舞的妇女,可从来不在一起跳。2016年8月,钟虹到村上一个月,县里组织广场舞比赛,钟虹觉得机会来了,立即给村上报了名。\u00A0 “别看大家平时不和,一出村,劲儿还是往一块儿使。”钟虹说,“毕竟现在是一个村,不能让人家把咱比下去了。”一场比赛下来,奖拿了,村民之间也和气了。\u00A0 采访中,钟虹的手机响个不停。“‘党员小书包’没学完的抓紧学啦!”“谁家的斧头丢了,到我家来取。”“果商装苹果需要雇5个人,谁去?”……每天,“串坡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群”“串坡干部群”“串坡党员群”“串坡村民一家亲”等微信群里,村民们热烈地交流着。\u00A0 钟虹说,自打建了这些微信群,谁家有事群里一吆喝,全村的人都会出主意。大家交流多了,心里的疙瘩自然就少了。\u00A0 “现在来办公室说事的人声也不大了,是非也少了。”王怀义从心眼里佩服钟虹。\u00A0 规划图上的路通了\u00A0 “居民出入走巷道,崎岖不平太烦恼。雨天泥路太糟糕,影响生产和卫生。如今大道条条通,功劳不缺咱‘女当家’……”现今,村民对于村里老支书屈振东的这首顺口溜都耳熟能详了。\u00A0 为村上修路是钟虹心里的一件大事。在钟虹的民情日记里,夹着一张她自己手绘的串坡村规划图,有几处特别标注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巷道。\u00A0 “村里的几条巷道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老人小孩都不敢出门……”刚到村上时,钟虹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里的土路。为了修路,钟虹多次协调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和包扶单位富县编办。一个多月跑下来,事情终于有了眉目。\u00A0 路要修了,可村民马菊英不乐意了。她家的厕所建在门口,修路就得拆掉她家的厕所。劝说不下时,村民建议强拆,说修路关系到全村人利益,不能因为一家不同意路就不修了。\u00A0 可钟虹明白,看似简单的小事,如果不做好思想工作,很可能导致不好的后果。她不厌其烦地上门,劝说;再上门,再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哪能让娃跑来跑去的。我也想通了,路是造福大家的,不能因为我一家路就不修了。”马菊英说。\u00A0 2016年夏天还没过去,村里2800米的水泥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路修好的当天,钟虹在规划图上标注了“已完成”。\u00A0 产业助推贫困户脱贫\u00A0 “卖完了,卖完了,明年再来买。”刚走进村民王随成的院子,就看见老王正高兴地打着电话。\u00A0 65岁的老王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只有5亩老果园,老伴儿常年看病吃药,日子过得很拮据。2017年7月,钟虹在村里走访时把老王家的情况记进民情日记里了。\u00A0 一个月后,钟虹联系镇政府给老王家送去100只鸡苗。2017年10月,钟虹了解到市场上鸡肉行情下滑,就发动亲戚、同事到处联系饭店和农家乐,恰好打听到洛川县的一家农家乐需要长期供应鸡肉,钟虹立即带着老王的鸡肉“样品”上门洽谈,为老王拿下了长期合作的订单。\u00A0 2017年老王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今年4月准备至少再养500只鸡!”赚了钱的老王,发展的信心十足,说话的声音都洪亮起来。\u00A0 从老王家出来,钟虹火急火燎地又去了村民王发红家,说得去看看他家院墙修好了没……
【大 中 小】【打印】【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在山沟沟里书写人生华章 ?誓叫山沟换新颜 ?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 ?最美第一书记夫妻档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