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聚焦世界目光,汾酒有这底气!——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

聚焦世界目光,汾酒有这底气!——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

杏花村汾酒 

这是一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活力时代,对于山西、对于汾阳,看过之后你能记住和回味的“戳心点”在哪?

没错,汾酒绝对是其中之一。

随着“世界酒文化博览会”这一盛事即将“花开二度”,汾阳、汾酒,成了引人注目的“焦点”,“举杯汾阳品味世界”,汾酒底气十足!

“中国酿酒文明之渊薮,世界酿酒文明之古都。”这是汾阳、汾酒骨子里的底气。

史酒同源。位于汾阳市汾酒集团东侧的杏花村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谷物酿酒遗存之一,这证明了汾阳杏花村至少在6000年前,就诞生了人工酿酒技术。

北魏时期,汾阳杏花村等晋地“汾清”脱颖而出,“汾清酒”诞生。《北齐书》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在晋阳写信向康舒王推荐“汾清酒”。在公元565年前,“汾清酒”就成了国家名酒,宫廷贡酒。

隋唐时期,“汾清酒”同时运用酒曲、固态发酵、蒸馏三大工艺,跃升为品质超前的干和酒(干和,是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专指不搀水的酒),中国最早的蒸馏酒、汾酒先驱横空出世。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酿酒师随同,以当地青稞为原料运用“干和”工艺酿造出了青稞酒,汾阳杏花村,成为汉藏友好的见证。

宋金元时期,杏花村以高粱为主,加曲发酵,采用两次发酵、蒸馏的“清蒸二次清”,是中国烧酒技术之根本。那时,汾阳还设置了酿酒官员,杏花村酿造的烧酒,开始称为“汾酒”。

清代《四库全书》记载了康熙46年“中国汾酒诗会”,宴会用酒都是山西汾酒和羊羔酒、潞酒。“中国汾酒诗会”作诗37首,涉及杏花村汾酒的有9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和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都把汾酒列为“天下第一烧(烧酒)”。

在近现代,汾酒以中国白酒文化火炬手的姿态,续写着清香传奇,诞生了中国最严格的酿造工艺标准,成立了第一家中国白酒股份制企业,注册了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枚商标,中国白酒业第一次微生物学实用研究。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山西高粱汾酒是中国唯一获得甲等大奖章的品牌白酒。

新中国让国酒新生,汾酒和竹叶青酒成为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国宴用酒,后经历届评酒会始终位列中国名白酒,汾酒蝉联四大、八大、十三大、十七大名酒,竹叶青酒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6年5月20日,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汾酒老作坊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6000年酿造史、1500年名酒史、1300年白酒史、300年品牌史,这就是汾酒作为世界酒文化担当的傲人之处!

震撼而“戳心”的不止历史,还有那“恋酒迷花”的汾阳情缘、汾酒情缘。在这片百里杏花香的沃土上,“酿造”了很多佳话,除了那人尽皆知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坛泰斗——乔羽,也和汾阳、汾酒“相交甚欢”。

1962年,在著名导演苏里的率领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剧组走进汾阳,作为编剧的马烽特邀老朋友乔羽助阵。乔羽倍感压力,素来文思泉涌的脑袋不出“水”了,乔羽来到剧组,眉头便没有舒展过。一天,导演苏里约上乔羽外出散散心、减减压,于是他们来到了杏花村汾酒厂。

听说两位大名人来了,汾酒厂的主人热情款待,带领他们参观了汾酒酿造工艺的全部流程。乔羽对美酒佳酿情有所钟,文人圈里素有“半斤量、出兴致”的美誉。汾酒厂的主人特意把窖藏的陈年佳酿搬上餐桌,酒香四溢、沁脾润怀。

在主人的盛情之下,乔羽把酒临风,一连饮下几大杯,豪情奔放,兴致大发,索要笔墨纸砚,挥毫书写。只见铺展的白宣上落墨成行:“劝君莫到杏花村……”围观的人顿时傻了眼,乔羽却不慌不忙,然后沉稳地落下笔:“此地有酒能醉人……”不等人们醒过神来,那只如椽之笔龙蛇飞舞,一泻而下:“我今来此偶夸量,入口三杯已销魂。”

道别主人返回时,两位老哥兴致不减。乔羽望着斜阳下的起伏山峦,耳畔伴着哗啦啦的河水,文思泉涌,深情感叹道:“汾阳真是个好地方呀,山好水好人更好!”不出几天,那首穿透了几代人心灵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便诞生了。

汾酒,穿透历史、直击心灵,还有着博大的世界胸怀。“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在元代就种下了汾酒的基因和情缘。“汾酒双蒸法”随成吉思汗横扫天下、传入欧洲,指引白兰地、威士忌生产加工;“羊羔酒”贴上杏花村标志出口欧洲,大英博物馆至今收藏元代羊羔酒瓶;中国烧酒技术在元代传入韩国,韩国烧酒和日本清酒都与汾酒技术传播相关,日本家庭酿造蒸馏器就叫“羔里”,与汾阳羊羔酒息息相关。时光流转,2018年9月19日——22日,“举杯汾阳 品味世界”,让我们在觥筹交错的清香世界中品读酒文化!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