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一个台湾导游经历的两岸交流:爱带东北团 游客模仿台湾腔“很不

一个台湾导游经历的两岸交流:爱带东北团 游客模仿台湾腔“很不

两岸咖啡 

sacai 携手 Nike 打造的混拼运动鞋 LDV、Daybreak、Blazer 和 Dunk 从曝光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联名鞋款将于 2019 年 1 月推出,感兴趣的朋友还要再耐心等待几日。除了联名鞋款 sacai 2019 春夏系列单品也是亮点颇多,本季阿部千登势以模糊季节间的界限为理念,不同布料的使用颠覆了大家对于季节的固有想法。此番采用美国 Pendleton 的布料作为重点材质,加入知名纹身师 Dr Woo 的纹身设计作为刺绣图案,结合解构和拼贴等技法把经典的 Type II 牛仔外套、MA-1 外套进行拆卸和重建,将传统的服装结构转化成更具现代感的成衣。 41岁的林浩良惟一一次目睹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言语上的摩擦,是在两年前。当时他带着大陆游客在一家小吃店门口排队,一位客人递菜单时语气稍点着急,旁边一位陌生台湾女孩当面指责大陆客人“那么没礼貌”,双方争辩了几句,互相没有好脸色。 这让林浩良有点尴尬,在他看来,那个台湾女孩多少有点戴有色眼镜看大陆人。 在台北长大的林浩良是一名司机兼导游,有一台黑色大众七座商务车,为游客提供租车服务。他把这台车比喻为“老婆”,每天都仔细擦拭,车已使用6年,依然崭新铮亮。 2012年,赴台自由行甫一开放,林浩良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并瞄准中高端群体,最辉煌的时候,每月能赚10万台币,旅行社接大陆团会“接到怕”,这种好光景持续了两三年。 此刻他很无奈,当下赴台旅游遭遇寒冬,收入跌入谷底,勉强糊口,“唉,挣不了钱呐,好像在苟延残喘”。 比他更难度日的是台湾本土旅行社。据参考消息报道,2017年,大陆赴台观光团数量锐减六成,呈断岸式下跌,台湾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损失超过17亿欧元。 但两岸民间交流却没有陷入冰点。一项来自台湾民意基金会所做的民调显示,台湾人对大陆的好感度首次超过反感度。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这个数据是他数十年研究台湾政治以来极重要的转变。 两岸互通数年,尤其是大陆赴台自由行的开放,让两岸民众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近距离相处。两岸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认知脱节。作为导游的林浩良恰好是观察这种微妙关系最“前线”的窗口。 过去的6年里,他载过无数形形色色大陆人游走在台湾,那辆商务车像一个小窗口,他和客人们彼此打量,彼此靠近。“自由行”里的大陆人和台湾人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林浩良无意中成为见证者之一。 2008年7月7日,大陆游客赴台首发团进入“环岛行”的第四天。7月6日,首发团游客在高雄市爱河边参观。 以下是林浩良的口述: “她看了几眼就买下了” 我接触的客人都很有钱,大陆叫“土豪”,他们大部分都蛮舍得花钱的。 两年前,一位成都客人鲁小姐,四十多岁,带一家五六口人来玩。鲁小姐主动把手机递来给我看她家里的装璜,我一看,真比酒店还要高档,房子也是独栋别墅。 看她朋友圈也知道,这个人家境真的很好。她老公可能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之类,她们家公司会跟某某英国公司签约和拍照。我记得她后来去免税店花了十几万台币,算人民币两万多,买的就是化妆品之类。 这个花销不少了,你说在台湾能买什么东西,最多就是面膜、凤梨酥之类的,她买这些小东西都花十几万。 她这个还不是最多的。同行阿全有一次跟我讲,他陪客人去免税店,客人一下子花了四五十万台币,买了很贵的名牌包包。阿全小我十岁,经济状况没我好,他就很惊讶跟我讲,“真的好有钱哦,那个名牌包包在台湾也没有很优惠,她看了几眼就买下了”。 很多同行都有类似的感觉,大陆人不管是买东西还是穿着,水准已经不错。吃饭时,大陆客人可能一个人吃海鲜就超过一千多台币,差不多两三百人民币,这已经比较贵了,但他们都觉得还好,很多客人觉得台湾的消费很便宜。 对我而言,我觉得这种东西就算再好吃,可能我很久会吃一次,平常,一百块台币的便当就可以打发了。 说真的,我心理落差还蛮大的。 以前,应该说我对大陆人印象不太好。 第一次去大陆是九十年代,那时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而大陆还很穷很落魄。在珠海,我看到很多大陆人没有事情做,喜欢蹲在路边,不知道在干嘛。小时候课本上也写,大陆同胞都在啃树皮,每个人都瘦得跟皮包骨一样。 那时大陆可能要巴着台湾,希望台湾人去投资,台湾人去了可能是“爷”,现在台湾人去大陆就只是当个“台劳”。 现在看,大陆同胞哪里需要我们解救,应该来解救我们。 我一直很想知道大陆这几十年的发展怎么样,有时只能从电视书报杂志里看到大陆经济在起飞。我会和客人聊,年长一些的客人会给我讲很多。 我会很失落,为什么台湾今天变成这样子。 很多大陆游客到了台湾会觉得台湾岁月静好,但他们不了解我们的焦虑。现在大家的状态,我觉得有点强颜欢笑,有时和朋友就坐在路边,喝一瓶饮料,互相吐苦水,一边喂蚊子一边聊,一聊就到凌晨三四点,但日子苦了你还是要想办法开心嘛,我喜欢晚上打开电视看吴宗宪,嘻嘻哈哈睡觉去。 2016年1月1日,台湾花莲,元旦当天,大陆游客在七星潭旅游休闲。 大陆人的“台湾腔” 我接触了各个年龄层的大陆游客,他们在了解台湾,我也在了解他们和大陆。 他们一路上会一直东问西问,政治也问,生活也问,还有很多个人隐私,结婚没有?孩子几个?房子有没有?我都会讲,我知道他们好奇,我是他们了解台湾最好的窗口嘛。 但如果问的事情太隐私,我就会有所保留。有位大哥和我开玩笑,“你这么帅,又做导游的,有没有女朋友啊?”我就不会回应。 和大陆人的沟通还比较容易,只是口气上可能会有一些误会,大陆人讲话很大声,有时候像在吵架,我们会觉得,哎?怎么了? 现在我知道,其实大陆人没有那个意思,就是讲话习惯不同而已,台湾人讲话比较轻声细语。有些客人会受台湾的影响,来了几天之后就学得有点台湾腔。 一位宁波来的妹妹,去买咖啡、点餐时,会突然声音很轻,“这个瓶子有什么味道哎”,“一点点冰可以吗”,“这样子啦”。 她跟我说,她有意学着台湾腔,以免让人觉得有隔阂,当然了,在我听来,她的口音很不台湾。 还有很多大陆客人跟我讲,台湾的服务生好客气,他们会跟我说,“711那个妹妹说话嗲嗲的,男生说话也是”。 我理解他们的感受,大陆的服务业态度我见过,有一次在大陆去便利店,一进门,店员面无表情拖着尾音说“欢迎光临”,像机器人讲话,你会觉得很敷衍。 相反,台湾人会带着很多笑意,结账时也会“不好意思请稍等”、“请慢走”,给他钱他也会“谢谢”,会向你鞠躬。 台湾人的客气甚至会让大陆游客有点不习惯。有一次,一位客人江小姐去书店买书,她手里拿着两本书继续在挑,一位店员绕过来想帮她拿两本书,她很惊讶,连说没关系,店员还是坚持帮她拿,她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当然,也有台湾人还是会不喜欢大陆人。有一次,我带客人在垦丁(位于台湾屏东县)吃东西,是一家本地的小店,人很多,大家在门口排队,就稍微有点吵。我的客人点好了菜单,好言好语的叫了三四次点餐,老板娘都没有顾上,问到第四次时,她声音就大了一点,说“快点儿,我们这个可以(下单)啦”。 这时,旁边一个台湾女孩就眼睛看着客人,对着她男朋友大声说,“那么没礼貌!”故意给客人听到。 客人也不高兴,说你又不了解情况,那女孩就干脆直接冲着客人说,“你们就是没礼貌啊”。这时候我会尴尬。 比较起来,我会觉得台湾人单纯一点,有的大陆人会多一些算计。有几次,有朋友推荐来的大陆游客加我微信,问我一些旅游问题,会问到很详细,我有问必答。到最后,他并没有包车。 没包车没关系,说一声谢谢就好,即便你一开始就不打算包车,你也可以明说,我也一样会帮助你,但最后一句谢谢也没有,我心里想,被你白玩了吗? 大陆和台湾的年轻人面对婚恋也好不一样。我听大陆客人说,大陆女孩子的妈妈会带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这个女孩的身高、收入、职业,然后去公园里举着牌子,给女儿找男朋友。 我听了非常讶异,怎么会这样?在台湾,家长不太会干涉子女的婚姻。 另外,有些大陆人还是蛮“金钱至上”的,台湾人对钱的态度有点不一样,很多人过过小日子就很满足了。 我靠这个行业吃饭,会很关注大陆人对台湾的评价。有时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价,“不来台湾会遗憾,来了会终身遗憾”,一些台湾网民也会反驳,甚至吵架。我不会去辩驳,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他不懂你说了也不懂。 2012年4月29日,台湾,暴雨过后的夕阳映照着台北最繁华的商业区西门町。 一个东北官员游客的酒与诗 我对大陆蛮有感情的,20年前,我还在银行上班,交过一个大陆的女朋友,只差没有娶她回家。我们在珠海相遇,一见钟情,她是一个普通的店员,很纯朴。那时候谈恋爱花了不少钱呐,每个月话费都要一万多台币,都是我打给她,她那么穷,一个月只赚几百块,而我一个月赚3万多台币。 我隔两月就飞到大陆看她,当时两岸没有直飞,我先飞到香港,再坐车去珠海。我们热恋了两年左右,蛮单纯快乐的时光。但距离太远了,她不想来台湾,最后分手了。 后来想起,如果真的结婚,我的家人可能会反对,我父亲观念比较“老台湾”,因为对国民党印象不好从而对大陆人印象也不好。现在台湾人没有一定要和台湾人结婚的观念了,早些年人们觉得“哎,你怎么会娶个大陆妹,是不是讨不到老婆”。 最近,一位大陆客人cindy正在全国旅行,我跟着她的朋友圈,看到西安、厦门鼓浪屿、贵州黄果树瀑布等等地方,我都想去看。我们家是从福建泉州过来的,其实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游历大陆各地,可是现在没钱,还没法实现。 我遇到过一位让我非常感动的大陆客人。那是一对很有修养的夫妇,先生是五十几岁的中年人,很客气,很随和,穿着衬衫西裤,我后来知道他是当官的,认识他之后他的朋友圈就没有更新过。 这位大哥在台湾期间,一路都在写诗词,看到阿里山就写“阿里山”,看到日月潭就写“日月潭”,每到一个地方就想创作,嘴里念,然后写下来。我蛮惊讶的,台湾很少有人写诗词,走到哪写到哪我更没有遇见过。 2012年4月25日,台湾垦丁海边两位游客朝着大海呼喊。 他写诗很快,边想边讲,他老婆在旁边稍微给他辅助一下。 我很感触的是,他觉得台湾到处都是美好的,来的时候是梅雨季节,8天有7天都在下雨,就算是不美丽的天气,他看什么还是那么漂亮,没有愁眉苦脸。 他很想了解台湾,尤其是和历史有关的,喜欢日月潭、阿里山、蒋介石官邸、台北故宫这类地方。我特地带他去了阳明山上的阳明书屋,那里曾经是蒋介石和夫人夏天居住的官邸。那天遇上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做义工讲解员,讲得很厉害,后来知道,他曾在蒋宋旁边当秘书。 这对夫妇是东北人,很豪爽,吃饭总是拉着我,他喜欢喝点小酒,我买台湾的高梁酒给他喝,58度的,他老婆还陪着他一起喝。 吃饭时他会加点辣椒,不是很斯文地在吃,当然也不粗鲁,有种“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觉啦,看他吃饭很愉快。 我听做旅行团的同行说过,他们比较喜欢带东北团,因为东北人的个性大啦啦的(大大咧咧的),不拘小节,很豪爽,不会跟你扭扭捏捏的计较。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私人带他们去九份(位于台湾新北市)玩,这是行程之外的,是出于友情,我们在九份老街散步,吃小吃,他们很喜欢芋圆,蛮不错的。临离开前,他还给我5000块台币小费,说给小孩子用,5000块小费算很多了,我也送两瓶台湾的高梁酒给他。 前几天我还翻起他写的那些诗,一直收藏在微信里。 我最喜欢他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写给我的——“惜别阿良。阿良伴吾台岛行,日出夕归情谊浓,细微关顾礼尚先,桃园拥别泪莹莹。” 那天在机场告别,拥抱时我们都泪盈盈的,我也说不清为什么。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