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浪漫满屋:“吃出一种心情,一种美学”
2018新春走基层·老广餐桌
○职业:游戏美术设计师
○生活圈:新广州人(来穗10年)
“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到好看又好吃,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黄坚涛从小就酷爱美术,大学如愿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成为了一名艺术生后,他开始把艺术美学带进了生活。
对于他来说,餐桌就像画布,小时被“赶鸭子上架”,现在做菜则成了对美学的追求。儿时的菜式化成亲情的印记,味道虽简单但每每忆起却分外悠长;自创的精致美食则多了几分爱情的浪漫……在他的“餐桌画布”上,不变的是家的温暖和幸福。
“最初,对做饭这件事我是拒绝的”
黄坚涛出生在潮汕一个大家庭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包括他,一家共七口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本来应该是被宠爱的一个,可在他的家庭里,却不是这样的。
黄坚涛自嘲贫困家庭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人多,作为家里的老幺,哥哥姐姐都工作不在家了,爸爸妈妈要工作也忙,家里的家务活和锅勺自然就落到我头上。”
可哪个小男孩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做饭上呢,黄坚涛也不例外。
那时候的黄坚涛也就13岁左右,刚刚上初中,正是调皮放飞的年纪,可他每天放学后却得回家做饭。他回忆,“我正式做的第一道菜是姐姐教我做的,具体记不得是什么菜了,就记得我是被逼的,当时对于做饭这件事我是拒绝的!”
在那几年里,黄坚涛学会了好几道家常菜,可以每天给家里人变着花样做,但依然只是“例行公事”——他并没有喜欢上做菜这件事。
“爱上美学,做菜成了我的兴趣”
后来,黄坚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广州美术学院,实现了多年对美术的喜爱,也爱上了做菜这件事。在广州开始了他对美的追求。
“广美是所开放的学校,只要你好学,很多课程都可以去旁听。我怎么能放过与美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呢?”黄坚涛蹭了很多课,书法、国画、摄影等。与此同时,他竟对做菜这件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喜欢起一些美食的摆盘”。
大学的宿舍没有配厨房,怎么做菜呢?这就是黄坚涛为了兴趣而要克服的第一道难题。他讨好宿管阿姨,自己买了一个电饭煲和一个电磁炉,做起菜来。尽管条件非常有限,但是,黄坚涛的舍友和宿管阿姨品尝后都赞不绝口。
“做饭也是追求美的一种行为方式。”黄坚涛最看重和最享受的,是做菜、摆盘的过程,“我吃的是一种对美的体验。其中视觉效果、观感非常重要……”对此,他解释:现在人们的日子都过得美了,吃的天天跟过年一样,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精神的追求自然也就多起来了,对“美食”中“形式美”的追求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