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巨头的另一面:三星盖楼,亚马逊拍片,西门子造电车
在科特勒经典的营销学著作《营销管理》一书对品牌的定义是通过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设计,或者它们的结合体,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区别开。
对消费者来说,我们也经常在购买一件商品或服务时,把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而当我们对一个品牌颇为青睐的时候,它甚至会成为一个默认选择,但另一方面,这种习惯认知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偏见”。当想到某个品牌的时候,脑袋里就会自动蹦出某种产品,或者干脆将一个品牌或者一种产品画上等号,比如说到诺基亚,大家首先想到应该就是它那个 you-hnow-what 的业务。但除此之外,诺基亚其实还是和爱立信、华为这些企业一样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 《诺基亚已不是你当年认识的那个诺基亚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品牌还有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猎个奇。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三星这个名字更多的会和手机出现在一起。虽然三星手机如今在中国市场上的存在感愈来愈弱,但作为昔日霸主,这块招牌一时半会儿应该还不至于被遗忘。
▲ “三星牌”轮式装甲车,你怕了吗?
不过,三星作为一个品牌名,除了手机,实际上还涉及到了诸多领域。换句话说,我们所熟知的三星手机不过是三星电子这家公司的业务之一,三星电子还拥有半导体、显示面板、消费家电等业务,从 C 端延伸到 B 端。而三星电子又不过是三星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三星集团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则是横跨地产、金融(证券,保险)、航空、化工、军工等等,旗下子公司有近百家。比如台北 101 大厦、新加坡双子塔、迪拜哈利法塔都是其子公司三星物产的杰作。当然了,三星电子是这些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赚钱的,占去了整个集团营收的大半。
这样的庞然大物,贡献了韩国几乎五分之一的 GDP,掌握着韩国的经济命脉,真正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所以,也有人说韩国人一生绕不开的三件事就是税收、死亡和三星。
说到西门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冰箱、洗衣机?没错,他们确实是叫西门子,但此西门子非彼西门子。洗衣机、油烟机、洗碗机、冰箱等这些家电产品虽然都冠以西门子的品牌名,但从资产的归属关系上,西门子家电如今已不属于西门子集团,而是属于博西家电(BSH)。
▲ 西门子电气官网上并没有家电业务的内容
博西家电最初是由西门子集团和博世集团在 1967 年共同出资成立的,双方各占有 50% 的股份,但在 2014 年,西门子将持有的博西集团 50% 股份卖给了博世,博西家电也就成了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西门子集团自此彻底退出了家电市场,而专注于电气,自动化业务,比如广州珠江畔的有轨电车,深圳龙华的有轨电车都是由西门子提供的解决方案。而西门子家电的则以品牌特许的方式由博西家电继续经营。
▲ 亚马逊影业的动画
经常看电影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最近几年上映的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身影,阿里影业、小米影业、优酷等等。不过这说来也并不稀奇,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互联网领域的前辈公司亚马逊也在这么做。
2015 年,亚马逊宣布进军影视业,将几位好莱坞大佬招致麾下,成立了 Amazon Studios。2017 年,亚马逊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买下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并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亚马逊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拿到奥斯卡奖的互联网公司。
对于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来说,手握着的宝贵用户数据可能是帮助它在影视领域一举成名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凭借着不错的功能性和高颜值,戴森的一些产品在中高端市场赢得了不少粉丝。
如果你非常关注戴森这个品牌了话,可能会知道这家主要生产真空吸尘器的公司要造电动车了。2017 年 9 月,戴森正式向媒体披露了自己的电动车计划,声称将在 2020 年推出自己的量产电动车。戴森表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启动了电动车的研发项目,地点就在戴森位于英国的马姆斯伯里园区。
对于如此大跨度的业务拓展,戴森现任 CEO Jim Rowan 表示这并非一时冲动,他说戴森在马达制造、电池技术和流体力学上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而这些都是制造电动汽车的必要技术基础。
准确的说,Rolls-Royce 在中文环境下对应有两个不同的名字,广为人知的“劳斯莱斯”指的是 Rolls-Royce 这个品牌的汽车业务,而另外一个中文名“罗尔斯·罗伊斯”更多的被指代它同样顶尖的航空发动机业务。
Rolls-Royce 的名字来自两个创始人名字的拼合,在最初成立的时候就是一个汽车制造商,但从 20 世纪初开始,随着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Rolls-Royce 也将中心转移到了航空发动机上。其实在航空工业早期,飞机上用的活塞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现在不少汽车品牌都有“航空血统”,比如宝马、斯巴鲁、本田、三菱、萨博等都曾和航空工业颇有渊源。
其实,相比起汽车业务,Rolls-Royce 的航空发动机业务在 1920 年代末就已经成为了品牌重心,毕竟太赚钱了。后来,Rolls-Royce 为了发展航空发动机,就把汽车业务剥离出来卖给了英国政府。再之后,Rolls-Royce 的汽车业务几经转手被宝马收入囊中。
虽然“劳斯莱斯”是汽车中的贵族,但“罗尔斯罗伊斯”更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传奇。你下次在机场的时候,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在机翼下悬挂的发动机上找到 Rolls-Royce 的“RR”标志。
虽然三菱也是一个横跨众多领域的大型财团,但和三星这样的集团公司还有所不同。三菱这个名称是一个有众多独立公司组成的相对松散的团体,每一家公司都不会单独的称为“三菱”,而是会带上一个具体的后缀,诸如三菱电机、三菱汽车、三菱重工等等。
不过,作为一个品牌标志,我们还是可以说说三菱背后的不同业务。相比起汽车、空调这些曾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三菱重工应该说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存在。三菱重工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如今则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主站坦克,航空自卫队的 F15J 战斗机以及海上自卫队几乎一半的潜艇和驱逐舰均出自三菱重工。而在二战期间,著名的日本主力舰载战斗机“零式”也是由三菱研发制造的。
▲ 日本现役“10 式”主战坦克
说到三菱,也顺便说一下日本的军工产业。其实不少日本品牌背后都有军工业务,比如川崎、东芝、富士等等,这些事实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买日货,就是给日本人送造武器钱”这样幼稚言论的“依据”。但其实这种“藏军于民”的做法并不罕见,中国、美国等国家也均是如此,只是具体的形式不同罢了,比如我们国家通常将之称作“军民融合”。
对这个名字不熟悉没有关系,但逛街的时候,你应该见过下面这个 Logo。
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也是柴油机,燃气轮机制造商,并且有非常厉害的超级发电机组,一些国家在南极科考的推土机和发电机就是他家的。生活中,当有市政工程建设,或者建筑工地上,你也很可能会看到“CAT”的标志。另外,这个标志也会出现在商场中,挂着“CAT”标志的店铺里通常会摆放着造型粗犷的工装靴。
这不是山寨或者碰瓷,工装鞋确实是这家重型机械制造商“CAT”的业务之一,当初是因为“CAT”家的挖掘机之类的东西卖的太好了,公司就想不如再卖点配套产品吧,于是就搞出了这么一条“劳保产品线”,同样使用了自家充满力量感的“CAT”标志。
关注投资或者互联网行业的人可能知道这个名字,在众多知名公司的背后,都可以看到 IDG 资本的身影。的确,IDG 资本作为中国风投领域的大佬和教父级角色,在中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角色。
不过 IDG 资本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投资机构,它的前身是 IDG 集团的投资部门。IDG 全称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是一个成立于 1964 年,涉及信息技术出版和行业研究的数据与咨询公司。经常发布智能手机销售数据的 IDC 就是 IDG 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 IDG 资本“掌门人”熊晓鸽
IDG 进入中国是在 1998 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次浪潮中,最初的业务也是在出版传媒领域。《计算机世界》、《IT 经理世界》等知名行业杂志都与之有关。后来,在媒体业务中赚到的钱,被继续投入到了互联网行业之中。因为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好时候,也有赖于的行业积累,投资逐渐成了 IDG 的明星业务。在中国,IDG 资本也成了比 IDG 出版媒体业务更知名的业务代表。更为精彩是,2017 年,作为独立公司运作的 IDG 资本和另一家中国资本联手收购了 IDG 集团,成为并购史上的传奇一笔。
你还知道哪些品牌背后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业务?一起来聊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