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六早上8点半,崔兆举睡眼惺忪地从宿舍走出来,这是一个月来,他睡的第一个“懒觉”。
这个刚刚20岁的小伙子还是一名在校生,但身上已经有着沉甸甸的荣誉:去年拿了世界冠军;这个五月,他又成为浙江唯一一位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自从去年夺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冠军后,崔兆举的生活陡然起了变化:奔波、繁忙,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睡一觉。”
不是在外出,就是在外出的路上
上周,崔兆举去了趟湖北,四天时间,周五早晨5点多才回到学校。周末,难得没有安排,他窝在宿舍里,美美睡了两天。
浓眉大眼,身材敦实,说话沉稳,开口前,总是思考几秒。和同龄人相比,崔兆举成熟、老练,但又不乏诚意。
崔兆举目前在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读大专,2017年10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中,他拔得头筹。
崔兆举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学院集训队选拔时差点落选。
时隔半年多,说起这次获奖,崔兆举出乎意料地淡然,他说这只算是成绩,不能算成就,“因为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太了不起,只能说这几年的努力有了回报,了了一个心愿。”
说这话时,崔兆举言辞间的诚恳,让人感到这并非谦虚之词,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领悟。而这样一种感触也和他这半年多的经历有关。
获奖之后,崔兆举的生活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在外出,就是在外出的路上。
受邀讲演、技术交流、比赛学习……他的朋友圈里,3月份的纪录是:第一站长春,第二站吉林市,第三站珲春……
贴瓷砖,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在外出时,崔兆举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学的是不是就是家装时,给家里贴瓷砖的?”
崔兆举解释,虽然听起来都是贴瓷砖,但他们学习的瓷砖贴面和普通的家装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强调艺术性,工艺性质明显,比如,可以表现图案,另外,两者瓷砖贴面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训练的时候,我可能因为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天都不说话,朋友们都说我变冷漠了很多。”在谈及自己训练时的状态,崔兆举这样描述自己。崔兆举说,自己训练时从来没有想过别的什么,只专注于手下的这一块瓷砖上,永远在想下一步如何做得更好。
“4月份,我在学校的时间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这种奔波让崔兆举觉得劳累,但也让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
“国内厉害的人也很多,对那些更厉害的人来说,我们这种真的不算什么。”崔兆举记得在一次的交流学习中,他看一个老师傅做的浴室地漏,“不用切割机切,完全是自己贴的,就凭经验,缝隙非常均匀,我当时觉得让我去做,大概做不到那么好。”
为此,崔兆举还特意去工地实地看过,“有些家装师傅的确很厉害,在没有特别精准设备的情况下,也做得非常漂亮。他们都是做了一辈子,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缺的就是经验,感觉跟他们比,自己真的没什么。”
刚开始经常倒数第一,最后却成百里挑一
不过,虽然说起来如此云淡风轻,但付出了多少才拿到冠军,只有崔兆举自己最清楚。
2014年,崔兆举初中毕业,按照他的中考成绩,在老家安徽砀山读一个普高绰绰有余。
“我当时不想再过三年初中那样的生活,对那样的学习非常排斥。”回忆起年少的事,崔兆举略微有些羞涩:初中三年,上课,刷题,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他觉得压抑而沉闷,也觉得这种模式不适合自己,想逃离和改变。
他一个表哥曾在这个学校就读,因为不想读普高,崔兆举的亲戚就推荐他报考了这里。
“我爸妈也没有特别的反对我,他们大概也知道我的性格,就是不愿做的事,逼我也没用。”时至今日,崔兆举还庆幸自己的选择,“如果我爸妈当时逼着我读普高,然后参加高考,我都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
放着高中不读,读一个技校。那几年,崔兆举能感到父母的隐忧,“他们会经常嘱咐我,要好好学,也担心我毕业以后怎么办。”
在新环境里,崔兆举倒是如鱼得水。入学一年后,在学校组织的技能比赛中,他凭手工绘图和模型制作拿了第一名,学校老师觉得他的动手能力不错,推荐他进入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苗子的集训队。
整个集训队只有13人,绝对算是百里挑一。
“其实,我一开始不想去,因为集训又脏又累嘛。天天和粉尘打交道,每天集训9个小时,重复性的动作,单调枯燥。”在集训队,崔兆举的成绩不仅不出挑,还很差,“经常就是倒数第一。”
梦想是做一个有手艺的大国“工匠”
崔兆举想退出,但又有点不甘心,“当时已经训练几个月了,想着前面已经花这么多时间,还耽误了一些基础课程,这时候走掉,等于都白费了嘛。”
“每天规定练9个小时,我自己加练到11、12个小时 ;老师说练习半个月,休息一天 ,我绝对不会休息;过年就休息三五天,提前返校练习。”
训练有多辛苦?崔兆举的手心如今是厚厚的老茧,虎口处还留有伤痕。
但这样的付出在开始的一两个月并没奏效,“就是这么辛苦,还是倒数第一。”
那是崔兆举最崩溃的一段时间,迷茫、纠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近乎机械地保持继续学习。
而就在这种低落中,他的成绩开始慢慢有了起色。
“差不多一年后吧,原来的10多个队友只剩下4位,我的成绩开始能排名第一,并保持住。”
这段经历成为崔兆举最宝贵的财富。
“当时进集训队的时候,没有人想过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更不要说拿冠军了。”崔兆举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想都不敢想。
“虽然都在练,但想的也就是体验一下呗,毕竟世赛太高太远。”崔兆举还记得自己曾去听过一位世赛冠军的经验交流会,“当时就觉得那是大神一样的人,太厉害了。”
如今,成为别人眼中的大神,崔兆举却觉得真的没什么,“大概重要的是过程吧,就是你走过来后,会感觉没什么特别的。”
拿到世界冠军,父母自然会觉得自豪,崔兆举另外一个感觉是,他们不再焦虑自己的未来。
“现在都不怎么打电话嘱托我了,有点不管不问了。”崔兆举开玩笑说。“其实挺感谢他们当初没有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尊重了我的意愿,做父母的,还是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去年,崔兆举通过了学校的3+2考试,这也意味着他又获得了两年的学习机会。
“我现在觉得,两年时间不够,希望能再多点时间,因为我想再多学些理论知识。”崔兆举希望,忙过这段时间,自己能安安心心上上专业课。
对于未来,崔兆举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做世界技能大赛教练,以后不仅自己能成为有手艺的大国“工匠”,又能培养出更多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