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淮安姑娘险中求胜勇夺女子2公里团体追逐赛金牌

淮安姑娘险中求胜勇夺女子2公里团体追逐赛金牌

金牌 

“风在前,无惧。”2015年,一部体育电影《破风》让所有人明白了“破风者”的伟大,也让自行车运动进入了大众视野,更激励了不少优秀的青少年投身到这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运动当中。12日下午,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青少年部自行车(场地)比赛,在南通市海门自行车训练基地结束了三天的赛程。在最后一天的角逐中,代表淮安出战的涟水县外国语中学自行车队(以下简称淮安自行车队)以领先对手0.7秒的优势击败常州队夺得15-16岁组女子2公里团体追逐赛的冠军,为淮安军团再夺一枚宝贵的金牌。至此,本届省运会青少年部自行车比赛已全部结束,淮安以7金3银2铜的的成绩名列前茅,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6月12日上午9点20分,海门自行车训练基地天气晴好,室外气温30度,15-16岁组女子2公里团体追逐赛的冠亚军争夺即将打响。尽管对高温早已习以为常,但淮安姑娘吴青秋还是下意识地用手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或许是因为前两日凉风习习的天气太舒服了,气温猛地上升让她多少有些不适;又或许她现在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她的团队肩负着夺金重任,而她又是决定整个团队速度的“破风者”。在自行车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前方的空气被压缩,两侧表面与空气的摩擦,使得尾部后面的空气阻力变小,“破风者”需要在最前面领骑的选手,抵抗风的阻力,以帮助队友达到最好的成绩。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顾名思义,就是两队8位选手分列圆形赛道的两端同时发车,双方互相咬紧对方进行追逐,以完成2公里赛程时间最少者为优胜。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领骑者无需骑完全程,每队三位骑手完成比赛即算成绩有效。因此,这项运动也是自行车运动中公认的最考验选手实力和协调、配合能力的项目之一。

紧张的比赛并没有给吴青秋胡思乱想的时间,一声略显沉闷的法令声后,吴青秋和队友们用力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蹬出起点。赛道另一端,常州队的四位姑娘也毫不示弱,几乎在同时冲了出去。虽然在首个比赛日中,吴青秋和队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第一名晋级该项目决赛,但在场地自行车项目中,任何可能性都存在,谁都无法保证对冠军势在必得。而比赛的过程也证实了这点,由于比赛场地赛道长度为250米,2公里的赛程只有8圈,因此每一圈两队都拼劲了全力——第一圈,两队几乎同时压过赛道首、尾两端的黄线;第二圈,又是毫厘之间;第三圈,第四圈……此时的吴青秋的注意力完全在赛道上,周围鼎沸的观众,呐喊的队友,还有不断跳动的计时屏,仿佛都像不存在一般。终于到了第四圈,完成了破风任务的吴青秋让开领骑位置,从内侧赛道离场。一下场她便疯狂地为队友呐喊助威。

由于双方实力接近,直到最后一圈,淮安也只有1秒之内的领先优势,这时,4名队员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拼命地向终点骑去——2分26秒845!淮安姑娘们凭借0.7秒的微弱优势,击败实力强劲的常州队,夺得15-16岁组女子2公里团体追逐赛的冠军!这是淮安历史上首枚省运会场地自行车赛冠军,也是本届省运会淮安自行车队的第7金。

比赛后,薛子凡、吴青秋、刘倩、陈雨利四位姑娘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尽情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掌声与荣耀,毕竟她们为了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付出了太多。本次比赛,陈雨利的姐姐陈佩佩专门请假来海门给妹妹加油鼓劲,在看到妹妹骑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她红了眼眶。陈佩佩说,十四五岁正值花季,但陈雨利却在这个年纪经历了太多的风吹日晒,“练车四年,皮肤晒得黝黑,浑身都是伤疤,作为姐姐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总是很乐观地劝我,说‘姐,没关系,我能扛得住。’今天,当我看到她夺冠的那一刻,终于明白了她所追求的东西,也觉得她的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当四位姑娘换上常服站在众人面前时,完全没有了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霸气,恢复成了羞涩的女儿态。面对采访的镜头,她们起初总是露出难为情的笑容,只有在谈到赛事时,她们的话匣子才终于打开。陈雨利说,比赛时,自己根本无暇关注对手情况,“我只能用眼睛的余光看一下计时牌,其他注意力都在赛道上,所以我比赛一结束就赶紧找人了解成绩,那时才知道我们夺冠了。”

在谈到未来打算时,刘倩和吴青秋都不假思索地表示,要将自行车运动坚持下去,努力进省队甚至未来进国家队,“最高目标就是进入国家队,亮相国际赛场,有朝一日我也想为国争光。”吴青秋笑言,“不过目前还是先休息一下吧,这四五年中从来没像现在这么轻松,我也想好好看看世界杯,放松一下。”

除了四位夺金队员外,主教练韩先文应该是淮安自行车队里最高兴的人了。不知道是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比赛带来的疲惫还是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这位七尺高的徐州汉子此时此刻眼眶红红的。“太不容易了,真的非常不容易!”面对记者的采访,韩先文不停地说着这句话。“我是2016年12月接手队伍的,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既要保证我们的强势项目山地和公路自行车,还要在场地自行车项目上实现突破。”韩先文说,当时淮安既没有专攻场地自行车的队员,也没有一块专业的场地自行车场地,“没有专项运动员,我们就让成绩突出的山地、公路自行车队员兼练场地项目;没有专门的场地,我们只好在北京、南京等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外训,每年队友们都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外地。”韩先文解释,场地自行车与山地、公路自行车的供能和发力原理等完全不同,要兼顾练习,难度非常大。“好在我们的队员真的非常努力,也非常争气,在条件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咬牙坚持下来,最后拼出一块金牌,对此我感到非常满意。”

在韩先文的执教哲学中,每一项成绩都意味着过往,每一块金牌都是新的起点。“作为一名体育人,每时每刻都不能懈怠,要么是在比赛当中,要么就是在准备比赛当中。”他说,省十九运对于自己而言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他开始总结经验,并着手准备四年后的省二十运了。“我希望在四年后,我们淮安的自行车运动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 打印
  • 关闭
  • 点击数 ( 5 )
  • 字数 ( 2341 )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