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品牌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长郡中学名师点评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凸显核心素养 突出青年担当

长郡中学名师点评2018年全国I卷作文题:凸显核心素养 突出青年担当

I 

高考作文命题,不创新不行,想创新不易。总体来看,2018年全国I卷的作文题,体现了“继承与创新”命题原则,强化了“考生出现,但不旁观”的命题趋势。命题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凸显核心素养,突出青年担当”。

关注现实国情与未来发展,强调时代关注,命题颇有深意。大事年表式的7则材料,内容丰富厚实。7个年份,以时间为序,便于考生整体把握。这7个年份,也正是“世纪宝宝”从出生到成长到成才,直至有所成就的几个关键年。新千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近10个关键词句,时代感强,便于考生联系现实。所列举的重大事件,也正是中国不断发展、日益壮大的最好印证。所选材料,既“暗含”考生(世纪宝宝)的成长历程,又“明示”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材料体现的中国发展、民族复兴、中国梦等重要信息,考生应引起重视,所以,考生在写作中,对“中国发展”不能不进行展示或展望。

多材料新任务驱动型作文,强调考生感悟,命题者颇具善意。对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考生已训练有素;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构思行文,考生亦已驾轻就熟。今年作文题的审题立意没有设槛,考生也应有话可写。尤其是“你们与新世纪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中的“你们”“中国”“新时代”“那时18岁的一代人”等关键词,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的要求,真真切切的提示,足见命题者的善意慈怀。考生只要用心审读这些文字,把握材料内涵,切入任务指令并不太难。

突出核心素养培养,强调意识引领,命题指向颇富创意。材料中“汶川地震”“精准扶贫”等关键词蕴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体现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豪。“祖国发展我成长,我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体现的是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体现的是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这些,都是中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作文中综合检测或展现考生核心素养的知识与能力,足见命题者的匠心所在,或良苦用心。

突出学科发展意识,强调学科素养,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原意。今年全国I卷的作文题,选材宏大厚重,形式新颖别致,在考查考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亦能很好地区分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并能有效落实对考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测评。如“想像它装进‘时光瓶’”,考查的是考生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素养。“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考查的是考生对写作主体和读者的把握。

当然,我们也可以预见,考生对7则材料的理解难度不大,但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并写出优秀之作,并不容易。这,也能较好实现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u00A02017年全国I卷的作文命题,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做了较好的探讨,据调查,考生与社会评价均不错,所以,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仍以多材料新任务驱动形式呈现,应是意料之中。但是,较之去年全国I卷作文命题,今年作文题的思辨性更强,指令性更明确。对我们平时写作指导的“四个维度”,考生可以从以下分析着手,并加以明确。

内容指令:7则材料所列举的中国大事。也可以对材料中省略部分展开想象,进行补充。

思维指令: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想象它装进“时光瓶”,待到2035年开启。

对象指令:2035年那些18岁的一代人。注意,此点与“写给2035年的你”区别甚大。

文体指令:文体不限,但必须兼顾“对象指令”。

题中材料特别强调中国发展、时代关注和考生个人体验,所以,立意一定要兼顾“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写作内容要尽可能突出“我” (世纪宝宝)的时代感悟、责任担当,突出“我”(现在18岁的青年)对2035年那时18岁的青年的寄语。

题中的写作导语强调“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u00A0使命和挑战”“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审题立意时,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可以抓住两三则材料,提取关键词,横向联系立意。如抓住“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谈个人成长、国家富强等;抓住太空授课、互联网普及率,谈科技发展、教育展望,等等。

也可以抓住某一材料中的关键词,纵深挖掘立意。如以“汶川地震”为切入点,写我们面对巨大灾难,不畏艰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以乡村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为切入点,写新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好未来,等等。

也可以跳出7则材料,依据写作导语,拓展思维立意。如谈青年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在新征程中的使命与奋斗;谈在对历史纵深回顾和对未来美好展望中,我们的民族自信更强了,奋斗步伐更坚定了,等等。

总之,祖国发展我成长,肩负使命勇挑战,青春为时代绽放,青春助力中国梦,等等,均是很不错的立意

今年作文题中“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明确了作文的阅读对象是“2035年那时18岁的青年一代”。这与2017年全国I卷作文题目要求“选择两三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明确阅读对象必须是“外国青年”一样。对此,我很担心在今年模考中写过以“写给2035年的我”为题的考生,如若把这两个写作对象混为一谈,当是张冠李戴了。

至于文体,考生据已所长,可以有多种选择:写成书信(最易把握),可以回忆这18年来和新中国一起追梦、圆梦的历程,也可以展望2035年中国的发展景象,也可以对 “下一代人”提出新的希望,等等。写成散文,可以抒发民族自豪感、青春责任感、发展担当感,可以抒写对民族振兴和美好生活的憧憬,等等。写成议论文,可以阐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努力方向,可以论证青年一代为什么要投身国家建设中,以及青年一代应怎样积极投身到国家发展中,等等。

当然,也有考生想写成小小说、诗歌、戏剧、科幻文等,这并非不可,但根据题目选材和写作要求,想实现或以情节吸引人,或以主题启迪人,或以感情打动人心等目的,恐怕均有一点难度,建议考生谨慎为之。

2018的语文考试,今天下午5点,尘埃已落定。世纪宝宝明天的考试,又是一场新的挑战。借解读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之机,我想对2018届考生说:奔跑吧,世纪宝宝!奋斗吧,世纪青年!

点评人:长郡梅溪湖中学语文正高级、特级教师 张素梅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