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再次卷入了上市风波。时隔2016年首次报送招股书两年有余,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酒股份”)终于更新IPO进度,但依然问题不断。
此前,在2017年,西凤酒曝出两起经销商股东通过行贿获取公司原始股而被判刑案件。判决书显示,西凤酒股份第三、第四大自然人股东,所持股数量分别为240万股和92万股,屡次行贿共约270万元和158.56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更新后的招股书未对两宗经销商行贿案予以披露。5月23日,长江商报记者尝试拨打西凤酒董秘办公室电话了解招股书披露的问题,但是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发送采访邮件,但是直到截稿,对方没有给予回应。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表示,西凤酒的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皆不容小觑,目前看来,其上市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西凤酒的发展面临品牌升级的瓶颈,很难突破其他名酒设置的价格阶梯障碍。所以,市场突破的难度非常大。”
西凤酒毛利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时隔2016年首次报送招股书两年有余,西凤酒终于更新IPO进度,于近期更新了招股书。另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目前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的284家企业名单中,仅西凤酒股份一家白酒制造企业。
据了解,西凤酒股份此次冲刺上证所主板,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亿新股,拟募集资金为人民币15亿元,其中针对酿造及制曲技改项目投入最多,占拟募集资金的一半。
西凤酒股份在招股书中称,早在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上,西凤酒就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一起荣获首届国家级名酒称号,成为“四大名酒”之一。但是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营业收入、净利润还是毛利率,西凤酒股份既低于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也远低于五粮液、洋河股份等龙头酒企。
以2017年为例,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营业收入分别高达582.18亿元、60.37亿元和103.9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70.79亿元、9.44亿元和25.5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9.83%、71.73%和70%。
而据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2015至2017年)西凤酒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28.67亿元、31.70亿元,同期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74亿元、2.81亿元以及3.55亿元。
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西凤酒也在快速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西凤酒的营业毛利率分别为50.84%、53.58%和54.94%,而白酒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营业毛利率分别为 63.53%、67.08%和68.58%。
另外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西凤酒股份过渡依赖经销商销售,2015年至2017年,经销销售模式销售金额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60%、99.49%和99.43%。招股书中显示,西凤酒共有股东经销商14家,合计持有公司7.55%的股权。
除此之外,尽管被列入所谓全国四大名酒,但西凤酒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陕西省,主营业务收入的70%都在陕西市场实现。一位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酒业市场销售区域过度集中对于未来该品牌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外购基酒占比颇大增加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西凤酒股份在招股书中注明,其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白酒,但其销售部份的成品酒由委托合作厂商进行生产,报告期内合作生产的产品销售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的13.61%、16.80%以及16.02%。
据了解,基酒又称基础酒,是指没有进行过任何勾兑的原始酒液,为半成品酒。一般情况下,基酒要储藏若干年,待有害物质挥发之后,才能拿来勾兑成品酒。因此,基酒的产能和质量也就成了各大酒厂兴衰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