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A0\u00A0\u00A0\u00A0汝阳杜康造酒遗址公园在河南省汝阳县城北25公里蔡店乡杜康村,该遗址南北长三公里,东西宽二公里。依山傍水,仿古设计,主体建筑为廊院式格局,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结构、造型、色彩集汉、唐、宋、明、清之萃,表现了显著历史、文化时代风尚之格局。北距洛阳市区41公里,南望河南省大虎岭省级森林公园9公里,过大虎岭距汝阳县城25公里,是汝阳县北部地区重要旅游景点,东边紧邻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汝阳生产基地。
\u00A0\u00A0\u00A0 编纂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直隶汝州全志?伊阳(今汝阳县)古迹》载:“杜康[石八(读音pa)],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有杜水,《水经注》名康水。”该志卷九又载:“杜水涧,城北五十里……,因杜康造酒于此故名。”编撰于清.道光十八年的《伊阳县志》(汝阳过去名伊阳)在“水”条中记载:“杜康河,原出牛山(注:杜康村边的一个地名),过仝沟(注:杜康村相邻的一个行政村)至夹河(注:汝阳和伊川交界处的一个行政村)会于伊,长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这个“杜水”和“康水”就是今天的杜康河水!经国家药物制品研究所化验分析,水中含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40多种,被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为含偏硅酸钙型优质矿泉水,长期饮用有健胃、防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推迟妇女更年期等功能。
\u00A0\u00A0\u00A0\u00A0据《直隶汝州志》记载,公元770年,周平王因半壁江山被西戎蛮主侵占,不思饮食,卧床不起,于是便引招天下名医诊治,杜康后人献上美酒,平王食后振神增食,龙大悦,遂封杜康酒为“贡酒”,杜康村为“杜康仙庄”。东汉初年,光武皇帝为彰显酒祖杜康的勋绩还在杜康河的源头建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杜康祠”。历史上其盛于唐,毁于明,再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85年),重修于1988年。占地106亩。景区东依龙山,西接凤岭,南为杜康河的源头、北与杜康村毗邻。杜康河一溪独流,蜿蜒其间。
\u00A0\u00A0\u00A0\u00A0杜康河二仙桥头,老态龙钟,斑皮残身,树龄达两千余年的空桑古树,虽然历经风雪沧桑,仍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相传当年杜康倾剩饭于树洞,偶得琼浆,尝而甘美,遂悟得酿酒秘方。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该树为“国家一级古树”并授牌保护。
\u00A0\u00A0\u00A0\u00A0汉、唐、宋时期,是杜康酿酒业较大规模的发展时期。“杜丰”、“康福”两大官办酿酒作坊遐迩闻名。金代诗人许古在退居伊阳(今汝阳)后有词写道:“细数闲来,几处村醪”。《直隶汝州全志》也有“烧坊连爿,酒旗招风”的记载。明末,李自成义军李岩部从嵩县得胜寨进军汝州,夜宿杜康村,遭明军袭击。庄主杜髦因暗向义军送情报,被明军查知,杜氏一族百余口被杀。“杜丰”、“康福”两大酿酒作坊被毁。此后,杜康村酿酒业转为民间酿造。
\u00A0\u00A0\u00A0\u00A0民国以来,人们在杜康村先后发现了六处古酿酒作坊遗址,其中东周酿酒遗址一处,汉代酿酒遗址一处,明、清酿酒遗址各二处,出土的古酒器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制酒器;夏商周三代的铜爵、铜尊等青铜酒器和明、清瓷质器酒等。
\u00A0\u00A0\u00A0\u00A0杜康造酒遗址公园包括香醇园、入山门、酒祖殿、二仙桥、酒功酒过馆、杜康碑林、杜康墓园、醉仙石、古酿斋、中国酒类博览馆、七贤胜景、樱花园、杜康泉、空桑酒树、酒龟石等众多美景,是中国独有的酒文化胜地。(摄影 王军华)
\u00A0\u00A0\u00A0 正门,山门上镶嵌的“杜康造酒遗址公园”,是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
\u00A0\u00A0\u00A0\u00A0杜康造酒遗址公园侧门,门上的四个大字:“杜康仙庄”,是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所书
2800多年树龄的酒桑